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诣龙坛》
《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诣龙坛》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上公小队俯郊关,读祝焚香拜夜坛。

旱魃此时尤肆虐,应龙何处辄图安。

咒辞如律喷孤剑,刲血须明验一盘。

盛夏连年陪席位,自惭不是牧民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liùyuègēngshēnpéiwèigōnglóngtán
sòng / qiángzhì

shànggōngxiǎoduìjiāoguānzhùfénxiāngbàitán

hànshíyóunüèyìnglóngchùzhéān

zhòupēnjiànkuīxuèmíngyànpán

shèngxiàliánniánpéiwèicánshìmínguān

翻译
在夜晚的郊野,上公的小队虔诚地祈祷,焚烧香烛拜祭神坛。
干旱之魔此刻尤其猖獗,英勇的应龙又在哪里寻求安宁呢?
他们诵念的咒语如同法律般严谨,用剑割破手指,鲜血滴入盘中以验证祈愿。
连续多年的盛夏,我都在此陪伴,深感自己并非真正的治民官员。
注释
上公: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郊关:城郊的关隘或祭祀场所。
旱魃: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旱灾之神。
应龙:传说中能降雨的龙,象征着救世力量。
咒辞:祈祷或仪式中的咒语。
牧民官:管理民众的官员,如地方长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官员强至在壬子六月庚申之夜陪同魏公前往龙坛祈雨的情景。上公小队行进至城郊,他们点燃香烛,举行庄重的仪式,祈求应龙出山以驱除肆虐的旱魃,以缓解旱情。诗人用“咒辞如律喷孤剑”形象地写出祈祷者口中念诵的咒语犹如法律般严谨,伴随着孤独的剑意,表达对降雨的期待。接着,诗人强调验证咒语效果的重要性,祈愿通过鲜血牺牲来确保祈雨仪式的有效性。

诗中反映出作者对于旱灾带来的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他自谦并非管理百姓的官员,无法直接解决民众的困难,流露出一种责任感和无奈之情。整首诗寓含着对天意的敬畏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关注国计民生的儒家情怀。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忆秦娥·其二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0)

拟九颂·其一龙鹤山

龙吟兮九渊,鹤唳兮九天。

飞仙兮下寥阔,鹤可驭兮龙可鞭。

白云兮坌谷,飞泉兮鸣筑。

掇瑶草兮帝庭,搴琼林兮木末。

问老仙兮何为,珠庭宴兮悦怡。

启琼笈兮探道帙,盼灵童兮往授之。

粲仙李兮芳奕叶,主斯文兮千岁期。

维嵩岳兮峻极,繄甫申兮孕质。

彼圩顶兮尼丘,非毓圣兮何述。

伟兹山兮万仞,独载英兮一家。

下培塿兮何有,上帝阍兮可排。

龙奋髯兮翔骞,鹤整翮兮褊褼。

洒瓢滴兮泽苗槁,何蕙帐兮吾久淹。

(0)

登巾山

环走层冈马脱鞿,两峰平地玉颀颀。

南临澥岛金鳌涌,东望丛祠白鹤飞。

日出市声朝雾散,云沈海气暮潮归。

居尘却立尘埃表,徙倚天风振客衣。

(0)

西禅院竹

古寺带脩冈,青葱万竿玉。

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

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0)

腊日雪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

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

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

(0)

梅花

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

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

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

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