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山明,烟生川媚,佳人初把罗衫试。
玉骢嘶入柳阴中,濛濛淡日蒸花气。
帘幕低垂,阑干独倚,一池春浪鱼鳞起。
暮寒寂寞掩重门,怕人问道归期未。
雨过山明,烟生川媚,佳人初把罗衫试。
玉骢嘶入柳阴中,濛濛淡日蒸花气。
帘幕低垂,阑干独倚,一池春浪鱼鳞起。
暮寒寂寞掩重门,怕人问道归期未。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踏莎行》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清新画面。"雨过山明,烟生川媚",寥寥八字,既写出雨后的山色如洗,又展现出河流在烟雾中显得更加妩媚,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意境。
"佳人初把罗衫试",通过佳人的动作,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女子的娇羞,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玉骢嘶入柳阴中,濛濛淡日蒸花气",描绘了马儿在柳树下悠然嘶鸣,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花朵上,散发出醉人的香气,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帘幕低垂,阑干独倚",描绘了女子独自凭栏,凝视池塘中泛起的鱼鳞般的波纹,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期待。"一池春浪鱼鳞起",以比喻手法写出了春水波动的景象,寓意着女子内心的涟漪。
最后两句"暮寒寂寞掩重门,怕人问道归期未",揭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因暮色降临而感到寒冷,更害怕他人询问自己的归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知未来的担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景和女子的内心情感,展现了元末明初词作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