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出海东,烟浪有无中。
尊酒船头月,诗篇笔底风。
溪深通地脉,峰巧夺天工。
千里游从久,应知客况同。
双旌出海东,烟浪有无中。
尊酒船头月,诗篇笔底风。
溪深通地脉,峰巧夺天工。
千里游从久,应知客况同。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乘船东行,沿途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交织。首句“双旌出海东”以“双旌”象征官员的身份与威仪,点明其远行的目的地为东方大海。次句“烟浪有无中”则以烟波浩渺的海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辽阔的氛围。
接着,“尊酒船头月,诗篇笔底风”两句,将自然景色与文人情怀巧妙结合。月光洒在船头,与酒杯相映成趣,诗人借酒抒怀,笔下生风,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豪情与才思。此处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与“诗篇”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溪深通地脉,峰巧夺天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深邃的溪流仿佛连通大地深处,而奇峰峻岭则展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含了对旅途艰辛的坚韧不拔。
最后,“千里游从久,应知客况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旅途孤独的感慨。尽管路途遥远,但诗人相信,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理解彼此的客居之苦,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行中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城南罗隐君,简默重高谊。
仰希文正公,敦族轻市利。
德著麦舟诗,恩垂义田记。
严亲八十馀,綵服日娱戏。
棣萼映春辉,友于自伦至。
晚岁阅金经,颇悟仙丹秘。
游神慕松乔,脱略弃尘事。
昔见双珠明,今留一株桂。
玉树照西园,芝兰杂芳蕙。
悠悠白云飞,馥馥金粟坠。
聿瞻希文堂,令人发深喟。
疾风撼林木,空谷来啸声。
秋气何肃杀,于菟晚纵横。
眈眈掉尾相逐行,一兽咆哮百兽惊。
玉爪拳钩蹴冰裂,金精夹镜流电明。
磨牙吮血食人肉,威势惨酷伤群生。
荒野云深山月黑,猿啼老树寒萧瑟。
冯妇回头不下车,李广弯弓空裂石。
郊原千里绝人行,近郭时时见其迹。
呜呼安得政化如刘琨,虎北渡河风俗淳。
外户夜开无吠犬,耕桑共乐江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