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窗风裂。搅碎檐牙铁。
更冻雨廉纤,和长夜、欺人情劣。
心头耳畔,打迸著销魂,小梅边,修竹里,点点真愁绝。
关山梦远,断送人轻别。
待卜与晴时,只除是、五更微雪。
鸳衾耐冷,准拟不成眠,篆香残,谯鼓涩,灯影看明灭。
纸窗风裂。搅碎檐牙铁。
更冻雨廉纤,和长夜、欺人情劣。
心头耳畔,打迸著销魂,小梅边,修竹里,点点真愁绝。
关山梦远,断送人轻别。
待卜与晴时,只除是、五更微雪。
鸳衾耐冷,准拟不成眠,篆香残,谯鼓涩,灯影看明灭。
这首清代杨继端的《蓦山溪·寒夜听雨》描绘了一幅冬夜深沉而孤寂的画面。开篇以“纸窗风裂”、“檐牙铁”和“冻雨廉纤”等意象,刻画出窗外风雨交加的凄冷情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搅碎”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风雨对静谧夜晚的冲击,而“欺人情劣”则流露出诗人被寒冷和孤独所困扰的情感。
接下来,“心头耳畔”的声音,是雨滴敲击窗户和屋檐的声音,仿佛在“打迸著销魂”,在小梅和修竹的陪伴下,愁绪更加深重。“点点真愁绝”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言表的哀愁。
“关山梦远,断送人轻别”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寒夜的雨声似乎将远方的思念拉近,又让分别显得更加轻盈而无奈。诗人期待雨后放晴,但“五更微雪”预示着即使天明,也难以驱散心中的阴霾。
最后三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鸳鸯被褥中辗转反侧,篆香燃尽,谯鼓声涩,只有昏黄的灯光在摇曳,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彻夜难眠的孤寂情景,展现出他对寒冷冬夜和离别情绪的深深体验。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寒夜听雨的动人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