硉兀穿诡石,径仄奇松稠。
阴崖雪已消,垂绅泻寒流。
笠亭栖嵚嵜,坐来窗壁幽。
一静屏诸营,万景任纷投。
大士常住相,庄严阅千秋。
古钵吐芳兰,愿从闻思脩。
硉兀穿诡石,径仄奇松稠。
阴崖雪已消,垂绅泻寒流。
笠亭栖嵚嵜,坐来窗壁幽。
一静屏诸营,万景任纷投。
大士常住相,庄严阅千秋。
古钵吐芳兰,愿从闻思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石的奇特、松树的密集以及雪后山崖的清冷与静谧。通过“硉兀穿诡石”、“径仄奇松稠”等句子,展现了山间独特的自然风貌。接着,“阴崖雪已消,垂绅泻寒流”,描绘了雪融后的山间溪流,仿佛是垂下的玉带,流淌着寒冷的水声。
“笠亭栖嵚嵜,坐来窗壁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小亭中,四周的窗户和墙壁都显得格外幽静。这种静谧的氛围,让人心情平和,思绪万千。
“一静屏诸营,万景任纷投”,表达了在这片宁静之地,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各种景象自由地投射其中,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最后,“大士常住相,庄严阅千秋。古钵吐芳兰,愿从闻思脩”,则融入了佛教的元素,表达了对永恒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
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
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
了不见愠喜,子岂真可人。
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
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
瓮头无酒菊花青,千丈苍崖孰与登。
从此重阳课茶事,不携儿女只携僧。
暗雨垂垂梅欲黄,春山吐源春涨狂。
雪鳞赪尾溯流上,吹涛喷浪能奔忙。
鱼师布网名白大,万目井井连重纲。
联艘绝流势甚武,遮罗初若无留藏。
大鱼巳得小鱼弃,要使遗育充陂塘。
鳏鲕安用误回避,虾蟹亦复虚跳梁。
宁知不比纶索手,欲以巧饵空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