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
纤梢起馀寒,紫笋散轻馥。
擢干春雨馀,挺节秋霜足。
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
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
剪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
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
纤梢起馀寒,紫笋散轻馥。
擢干春雨馀,挺节秋霜足。
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
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
剪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二)竹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竹轩画面。他首先赞美竹轩远离尘世繁华,只有那一丛翠竹静静矗立,透露出丝丝凉意和淡淡的清香。春雨过后,竹竿更加挺拔,秋霜过后,竹节更显坚韧,展现出竹子不随岁月变迁而改变的娟秀绿色。
诗人进一步赋予竹子以人格化,通过吟风的蝉来象征竹子的高洁,即使空腹也不食尘土,表达出竹子的清高和坚守。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并不惧怕被修剪,宁愿保持这份清洁,不受世俗的玷污。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竹言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去年采东乡,今年采西乡。
东西两乡柳,采之尽斧戕。
河堤决无时,需埽如山冈。
高柳无遗槎,柳种才成秧。
大府昨下檄,催督肩相望。
境内柳已空,越境有严防。
无已及他木,槐榆枫栎樟。
违材式不程,李难代桃僵。
百金缚一扫,千夫提其纲。
投之沧渊中,厥声豗沸汤。
河伯鼓赫怒,飘如马脱缰。
哀哉累膏血,一掷剜肉偿。
何虑千百埽,往往归茫洋。
吾欲叩九关,好生德之常。
缅彼至治世,大海无波扬。
才过三峡桥,溪壑骇闻见。
吁嗟此奇观,曲尽水之变。
石忽不受水,水怒如激电。
其势必斜飞,下与蛟龙战。
渊深不敢窥,藓滑试一践。
我有悠然心,六虚任周遍。
对之神益闲,澒洞增馀眷。
高歌扶杖归,习习风吹面。
鲤鸿迢递,有东西南北,一时贤者。
廿载交游期道义,富贵非吾知也。
雪立门高,诗敲榻短,香岛传佳话。
裒然成帙,琼琚谁比声价。
况兼纸上云烟,毫端月旦,字字关文化。
人自平权他敬让,礼学宣尼拜下。
折戟沉沙,灵犀点世,冥晦鬼神诧。
五羊屈指,海山同此风雅。
风雪载途日,君又赋遐征。
高堂且喜尚健,内政可经营。
休虑家贫岁歉,莫损男儿壮志,身世重功名。
努力夺霜翮,万里展鹏程。向临歧,还有语,再叮咛。
人心险巇难测,著眼要分明。
慎接疏狂亲友,善察逢迎僮仆,花柳漫牵情。
祖德未湮没,盼尔振家声。
花融月定。正彩云一朵,扶下香影。
袅袅明霞,吹皱罗衣,花天恰称妆靓。
大罗旧侣同心梦,早谱得、霓裳仙咏。
看一枝、入手名花,合与东风管领。
咫尺蓬瀛未远,好相携玉佩,共住清境。
黛管脂箱,都入浓春,艳绝芙蓉明镜。
芳心已向幽兰识,算画里、香盟堪證。
待相逢、得傍琼台,应有瑶华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