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鸿迢递,有东西南北,一时贤者。
廿载交游期道义,富贵非吾知也。
雪立门高,诗敲榻短,香岛传佳话。
裒然成帙,琼琚谁比声价。
况兼纸上云烟,毫端月旦,字字关文化。
人自平权他敬让,礼学宣尼拜下。
折戟沉沙,灵犀点世,冥晦鬼神诧。
五羊屈指,海山同此风雅。
鲤鸿迢递,有东西南北,一时贤者。
廿载交游期道义,富贵非吾知也。
雪立门高,诗敲榻短,香岛传佳话。
裒然成帙,琼琚谁比声价。
况兼纸上云烟,毫端月旦,字字关文化。
人自平权他敬让,礼学宣尼拜下。
折戟沉沙,灵犀点世,冥晦鬼神诧。
五羊屈指,海山同此风雅。
这首诗以“鲤鸿迢递”开篇,描绘了友情跨越时空的深远与广大,强调了道义与情谊的重要性,不以富贵为重。诗人通过“廿载交游期道义”,表达了对长久友谊的珍视和对道义的追求。
接着,“雪立门高,诗敲榻短,香岛传佳话”三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文人雅士在雪夜相聚,以诗会友的情景,体现了文学交流的高雅与魅力。“裒然成帙,琼琚谁比声价”则赞美了这些作品的珍贵与价值,暗示了它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况兼纸上云烟,毫端月旦,字字关文化”进一步强调了文字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指出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接下来,“人自平权他敬让,礼学宣尼拜下”两句,赞扬了人们在交往中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精神,以及对儒家礼学的尊崇。
“折戟沉沙,灵犀点世,冥晦鬼神诧”则以历史事件和自然现象为喻,展现了人类智慧与精神力量的超凡脱俗,甚至令鬼神为之震惊。最后,“五羊屈指,海山同此风雅”总结全文,表达了对这种高尚风雅的广泛认同与传承,如同五羊城(广州)的风雅文化,影响着整个海山地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化、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探讨,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禾穗累累青半黄,边山除野多熟乡。
一粒未得人初尝,不应办作鹿豕粮。
老农作计须夜防,结草构木安匡床。
高低量置田中央,容身仅足庇雨霜。
比于露宿知犹强,所图岁晏实饥肠。
世族多少居华堂,安然熟寝无更长,便腹何尝乏稻粱。
敢较甘苦均閒忙,不遑宁处禾无伤。
农事方殷春已归,绿云满掘春秧齐。
秧马既具田成畦,尚欠有物平水泥。
横木叉头手自携,荡磨泥面如排挤。
人畜一过饶足蹄,却行一抹前踪迷。
莹滑如展黄玻瓈,插莳足使无高低。
处污不染濯清溪,归来自洁从高栖。
一遇诗人经品题,附名农谱名始跻,愿言永用同锄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