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逐齐门好,真逢蜀道难。
百忧攒鬓底,孤愤叠眉端。
布被翻霜薄,绨袍绽雪寒。
苍筤富春渚,老尽钓鱼竿。
滥逐齐门好,真逢蜀道难。
百忧攒鬓底,孤愤叠眉端。
布被翻霜薄,绨袍绽雪寒。
苍筤富春渚,老尽钓鱼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感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联“滥逐齐门好,真逢蜀道难。”以“滥逐”与“真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美好事物时可能遭遇艰难险阻的深刻体会。齐门好,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蜀道难,则是现实中的挑战与困难。这一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考验。
颔联“百忧攒鬓底,孤愤叠眉端。”进一步深入描述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痛苦。百忧攒鬓底,形象地描绘了忧愁累积在鬓发之间,暗示了生活的重重压力和烦恼。孤愤叠眉端,则通过眉头紧锁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愤慨,表达了对不公与无奈的强烈情绪。
颈联“布被翻霜薄,绨袍绽雪寒。”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生活境遇的艰难。布被翻霜薄,意味着寒霜覆盖在薄薄的布被上,象征着生活的贫困与寒冷。绨袍绽雪寒,则是形容旧袍因寒冷而裂开,进一步强调了物质条件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辛。
尾联“苍筤富春渚,老尽钓鱼竿。”以苍筤(竹林)和富春渚(富春江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垂钓图景。然而,“老尽钓鱼竿”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似乎在说岁月流逝,曾经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生活已经远去,留给诗人的只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尽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