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锡庵》
《九锡庵》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

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

石地凿龙趺,穹载极该赡。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

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

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

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

(0)
鉴赏

这首诗《九锡庵》由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通过对九锡庵的描绘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权力、道德以及历史遗迹的深刻洞察。

首句“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强权者试图篡夺君主之位,使用九锡礼节作为手段,暗示了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的沦丧。接下来,“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表达了对即使是得道之人也难以摆脱权力欲望的感慨,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指出是非虽有界限,但人们追求权力的欲望却逐渐侵蚀着道德底线。接着,“石地凿龙趺,穹载极该赡”描绘了九锡庵的建筑特色,通过龙趺(龙形石座)和穹顶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雄伟与精致。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则通过描述九锡庵中残存的铭文,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教训,提醒后人铭记过去的经验。而“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现状的忧虑,指出虽然名称还在,但实物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不少遗憾。

最后,“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表达了对帝王意图的反思,认为帝王并非没有深意,但人们往往徒劳地争夺权力。诗人以“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结束,意味着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顺应自然,放下执念,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九锡庵这一特定场景,探讨了权力、道德、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开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还乡寓居城南十二月迁居柳溪上其夜大雪初一日盖宰来访约过县斋为一日款深夜而归赋此·其一

出郭已超俗,住溪尤近真。

青天素知我,白雪便随人。

守道何妨贱,藏书不尽贫。

长怀社中友,共发瓮头春。

(0)

篱阴

篱阴双蝶趁春晖,轻展新黄试舞衣。

点草扑花如得意,因何相逐背人飞。

(0)

寒食节有感·其二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0)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其一

十里湖山苦见招,柳堤荷荡赤栏桥。

待他朝市人归后,独泛扁舟吹玉箫。

(0)

咀丛间新茶二绝·其一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

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硙尘飞泄嫩香。

(0)

次韵题琴谱三首·其三

竞誇珠贝溢吟编,豹管微窥惜未全。

月莹寒光磨晓镜,风铿逸调脆秋弦。

才惟渐少逾堪爱,诗不须多贵可传。

囊里新篇还有几,不妨容我嘒蜩蝉。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