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遇秋》
《洞庭遇秋》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古风

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

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

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òngtíngqiū
táng / qún

chénchóulǎoláiyánjiǔjiāngshān
xiāoyáochéngshàngyǎnjiànqiū

liángnòngqīngzhàoyuèshēngyuǎn
wèijiǎnyáoqíng西wàngyǎo

注释
尘愁:尘世的忧虑。
老来颜:随着年龄的增长,容颜衰老。
江山:壮丽的山河。
隔:远离。
逍遥:自由自在。
澄湖:清澈的湖泊。
洗眼:洗净眼睛。
秋色:秋天的景色。
凉波:微凉的水波。
轻棹:轻轻摇动的小舟。
湖月:湖面上的月亮。
远碧:远处的青碧色。
遥客情:远方客人的思乡之情。
西望:向西看去。
杳:遥远。
何极:何处尽头。
翻译
年岁增长带来尘世忧虑,容颜也随之衰老,与壮丽山河渐行渐远。
在清澈的湖面上自由自在地游荡,让眼睛洗净,欣赏秋天的景色。
微凉的水波轻轻摇动小舟,湖面远处的月光泛着青碧色。
虽然身处此景,心中的思乡之情并未减少,向西望去,远方的道路漫长而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畔,感受到岁月流逝、心境的孤寂与自然美景的交融。开篇“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自己与世俗隔绝的忧虑之情。接着,“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则写出了诗人在洞庭湖畔自在地享受着清新的秋天气息,心灵得以净化,目光所及皆是秋色的壮丽。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这里的“凉波”和“湖月”让人感受到洞庭湖秋夜的宁静与清冷,而“轻棹”则暗示了诗人独自驾舟,心境之轻松。最后,“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朋友或故乡的深厚思念,以及面对辽阔天地时内心的无限延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和情感的深刻体验。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哲思,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从阳曲呈邑大令·其三

田祖争祠击鼓齐,蓝田古庙盛豚蹄。

令公晴暖行春去,相夹朱轓有鹿麑。

(0)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十九

何年剪碎万芙蓉,莲叶莲枝总作峰。

壁断时时阙一峡,参差青嶂夹天重。

(0)

荔支·其十三

水枝未尽复山枝,自上枝头摘不迟。

多食不须忧折福,殷勤为作荔支辞。

(0)

荔支·其一

三闾相见定相亲,颂尔芳辞艳绝伦。

暮采兰英朝采菊,从来好色一骚人。

(0)

哭稚女雁·其六

两龄失恃汝何知,哭向桐棺索乳时。

万里将来孩抱物,何人见尔不生悲。

(0)

赠厉子还西泠·其一

长忆西湖歌采菱,六桥秋水涨渔罾。

逢君急剪松江绢,乞写双峰烟雨凝。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