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适可幽寻,天空晚气沈。
鸥飞一川迥,花落五云深。
庾子江南恨,琼奴柱下吟。
野风吹我老,鸿雁有馀音。
意适可幽寻,天空晚气沈。
鸥飞一川迥,花落五云深。
庾子江南恨,琼奴柱下吟。
野风吹我老,鸿雁有馀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内心世界的独白。
首句“意适可幽寻”,点明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和行动目的——在心灵愉悦时,愿意去探寻幽静之地。接着,“天空晚气沈”描绘了黄昏时刻天空的沉静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宁静。
“鸥飞一川迥,花落五云深”两句,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广阔天地间的生机与静谧。鸥鸟自由飞翔于广阔的河川之上,花儿在深邃的云雾中悄然凋零,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蕴含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庾子江南恨,琼奴柱下吟”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慨。庾子(可能指庾信)的江南之恨,琼奴(可能指汉武帝的宠臣霍去病)的柱下吟,都是对过去辉煌与遗憾的回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野风吹我老,鸿雁有馀音”两句,以自然界的风声和鸿雁的叫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风似乎在催促着诗人的衰老,而鸿雁的叫声则在远方回响,仿佛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目前无异草,遍界绝遮拦。
域中日月斩新,方外乾坤独露。
直得龙天释梵,动地雨花。妙德空生,目瞪口呿。
行棒行喝,拈放一边。云月溪山,放过一著。
一处透,千处万处该通。一机明,千机万机圆转。
碧岩不离此处,此处不离碧岩。
摄大千于毫端,融芥尘于刹海。
含花鸟过,抱子猿归。湛寂凝然,应真不借。
万卉正资和气力,碧岩先发一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