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云木郁苍苍,古垒仍存阅武场。
南渡关河双眼尽,中原风物百忧傍。
尚传草莽开黄屋,想见龙蛇绕御床。
往事只今俱洒泪,两阶干羽意何长。
万峰云木郁苍苍,古垒仍存阅武场。
南渡关河双眼尽,中原风物百忧傍。
尚传草莽开黄屋,想见龙蛇绕御床。
往事只今俱洒泪,两阶干羽意何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御校场上远眺故宫时的感慨。首句“万峰云木郁苍苍”以壮丽的山林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接着,“古垒仍存阅武场”点明地点,暗示这里曾是军事训练和演练之地,历史的痕迹犹存。
“南渡关河双眼尽,中原风物百忧傍”两句,通过“南渡”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家分裂、民族动荡的深切忧虑。这里的“关河”泛指边界险要之地,而“中原风物”则代表了祖国的山河与文化,其“百忧”则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尚传草莽开黄屋,想见龙蛇绕御床”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草莽开黄屋”可能暗指民间起义或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而“龙蛇绕御床”则是对帝王权力的隐喻,想象中龙蛇环绕,既可理解为祥瑞之兆,也可能暗含复杂的政治局势。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权力更迭的深刻思考。
最后,“往事只今俱洒泪,两阶干羽意何长”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困境的对比,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其中,“两阶干羽”可能是指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道具,象征着国家礼仪和秩序,同时也蕴含着对国家治理和道德教化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之情。
清晓鸣辘轳,携杖入芳园。
中有满架藤,稠叠铺绿云。
不雨色常润,无风叶自翻。
圆实间深紫,灿烂吐奇文。
土人不肯顾,瓜茄乃盛盘。
异种生岭南,移裁东海漘。
地瘠饶霜雪,弱质焉久存。
一摘泪盈把,再摘心悲酸。
摘密休摘疏,聊以删芜繁。
轻指莫动摇,恐或伤其根。
虽知冷必死,且护眼前安。
昔日苏长公,题诗谪古循。
诸品独见推,谓可方吴莼。
予今窜远碛,旧国变荒榛。
亲朋无一在,见尔如故人。
柔滑淡相得,破铛煮泉新。
一筐贻北里,甘苦味共分。
尔藤亦不幸,处处逢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