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荆楚要,泽国洞庭深。
自识同文世,皆回拱极心。
一戎聊杖钺,九土尽输金。
大定功成后,薰风入舜琴。
上游荆楚要,泽国洞庭深。
自识同文世,皆回拱极心。
一戎聊杖钺,九土尽输金。
大定功成后,薰风入舜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雄伟壮丽的景象和深厚的情感。"上游荆楚要,泽国洞庭深"两句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广阔江山的画面,其中“荆楚”指的是古时楚地,“要”则是险要之地,而“泽国”、“洞庭”都是湖南洞庭湖之别称,通过这两个地名,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眼中的壮丽景色。
"自识同文世,皆回拱极心"表达了诗人与同代文学家相识的喜悦,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兄弟一般。这里“拱”字有手抱胸前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敬仰和温暖。
"一戎聊杖钺,九土尽输金"则是对盛世景象的描绘。“一戎”意味着短暂的时间,“聊”表轻松、随意之意,“杖钺”即皇帝手中的玉圭和节杖,是权力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这两样物品,展现了国力强盛、太平盛世的一幕。而“九土”指的是整个国家的土地,“尽输金”则形容了国库充实,如同金银满堂。
最后两句"大定功成后,薰风入舜琴"。这里“大定”可能暗指朝代的盛世,“功成”意味着伟业已告完成。而“薰风”即是清新的微风,“舜琴”则是古代圣人尧舜时代的乐器。这两句诗通过轻柔的旋律,传达了一种平和安宁、文化艺术繁荣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盛世太平的描写,以及文人的情谊交融,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颂。
顷闻赵伯山,亦复哦其诗。
今者得会面,真能解人颐。
往时黄宜州,句法天下奇。
平生老婆相,不救枯肠饥。
或架屋下屋,辛苦仅得皮。
君看赵伯山,独将圣僧骑。
维舟都梁岸,捉手那复疑。
欢然悦情话,似有宿昔期。
吾友吕少冯,办此一笑嬉。
莫论夜如何,明发当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