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皓月凉于粉,浸万家蝉鬓。
花下几两车儿,翠盈盈偏稳。
今夜红灯成阵,被雨丝淹尽。
一只银鸭床头,镇厌厌春困。
昨宵皓月凉于粉,浸万家蝉鬓。
花下几两车儿,翠盈盈偏稳。
今夜红灯成阵,被雨丝淹尽。
一只银鸭床头,镇厌厌春困。
这首诗描绘了十六夜月色与雨景下的静谧与春日慵懒的情境。首句“昨宵皓月凉于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光如粉般细腻而清凉的景象,仿佛月光本身便带有一种柔和的温度,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凉爽。接着,“浸万家蝉鬓”一句,将月光比作浸润在千家万户的蝉鬓之上,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
“花下几两车儿,翠盈盈偏稳”则转向对花丛中车马的描写,虽然车辆停驻,但翠绿的植被却显得格外稳定与生机勃勃,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后半部分“今夜红灯成阵,被雨丝淹尽”描绘了雨夜中的景象,红灯在雨中形成一片阵列,雨丝似乎将灯火淹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体现了诗人对瞬间美景的捕捉与欣赏。
最后,“一只银鸭床头,镇厌厌春困”以一只银制的鸭子作为收尾,形象地描绘了床上的慵懒与春日的困倦,与前文的静谧与和谐相呼应,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温馨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十六夜月色与雨景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深刻感悟。
送客东城拥雾来,对炉先遣一尊开。
盘因待别留兼味,诗为陶情且共裁。
庭竹未青寒尚在,江波初绿煖将回。
临岐聊为歌三叠,门外骊驹莫漫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