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散馀霞.十六夜即景》
《散馀霞.十六夜即景》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散馀霞

昨宵皓月凉于粉,浸万家蝉鬓。

花下几两车儿,翠盈盈偏稳。

今夜红灯成阵,被雨丝淹尽。

一只银鸭床头,镇厌厌春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六夜月色与雨景下的静谧与春日慵懒的情境。首句“昨宵皓月凉于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光如粉般细腻而清凉的景象,仿佛月光本身便带有一种柔和的温度,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凉爽。接着,“浸万家蝉鬓”一句,将月光比作浸润在千家万户的蝉鬓之上,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

“花下几两车儿,翠盈盈偏稳”则转向对花丛中车马的描写,虽然车辆停驻,但翠绿的植被却显得格外稳定与生机勃勃,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后半部分“今夜红灯成阵,被雨丝淹尽”描绘了雨夜中的景象,红灯在雨中形成一片阵列,雨丝似乎将灯火淹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体现了诗人对瞬间美景的捕捉与欣赏。

最后,“一只银鸭床头,镇厌厌春困”以一只银制的鸭子作为收尾,形象地描绘了床上的慵懒与春日的困倦,与前文的静谧与和谐相呼应,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温馨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十六夜月色与雨景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户部叶叔通郎中知宁国府·其四

宛陵祠下竹娟娟,一榻曾分听夜泉。

携酒寓公谁复在,六回春色到吟边。

(0)

送定西侯总戎北征

手提金印下龙荒,九月边城草木黄。

随处建牙分战士,刻期舆榇得戎王。

风吹汉月笳声远,霜拂胡云剑气长。

拟听玉关驰露布,泰阶那复候天狼。

(0)

陈通政夫人哀挽

晓日高堂罢起居,鬓丝萧索晚霜馀。

回鸾色惨皇封诰,辟蠹香销女戒书。

潮落钱塘悲逝水,山围龙井见幽墟。

贤郎啼血扶归衬,不忍重看旧板舆。

(0)

与李世贤学士邵文敬太守同饮复春杨氏玉河寓馆联句·其二

醉来高卧碧纱幮,何似临池静看鱼。

晒药有香随屐齿,落花无意点衣裾。

十年故旧怜青眼,千里江湖托素书。

无限交情重对酒,夜阑张烛梦何如。

(0)

万福寺送文明与倪舜咨李宾之二学士傅曰川吴原博谢于乔三谕德林亨大修撰陈汝玉给事李士常侍御联句·其一

送客东城拥雾来,对炉先遣一尊开。

盘因待别留兼味,诗为陶情且共裁。

庭竹未青寒尚在,江波初绿煖将回。

临岐聊为歌三叠,门外骊驹莫漫催。

(0)

题南宋陈枢长江万里图·其二

万里沉沉水拍天,诗人犹记夜鸣舷。

醉来直上金山寺,酌取中?第一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