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天梦醒闲笙吹。久忘却,长安肉味。
十年江海人憔悴,销断清狂笔底。
空相劝、提壶客至。也应识、旗亭酒贵。
啼秋玉折春冰脆。惆怅年时锦字。
钧天梦醒闲笙吹。久忘却,长安肉味。
十年江海人憔悴,销断清狂笔底。
空相劝、提壶客至。也应识、旗亭酒贵。
啼秋玉折春冰脆。惆怅年时锦字。
这首诗以梦境和现实的对比,描绘了一位远离京都长安的文人生活。"钧天梦醒闲笙吹",诗人从美妙的仙界梦境中醒来,回归平凡生活,只剩笙歌相伴的闲暇。"久忘却,长安肉味",表达了对昔日繁华京城生活的疏离感,连曾经熟悉的美食都已淡忘。
"十年江海人憔悴",十年漂泊江湖,诗人的身心疲惫,才华不再如先前般豪放。"销断清狂笔底",清狂的才情似乎也被岁月消磨殆尽。"空相劝、提壶客至",诗人独自饮酒,期待着远方的朋友来访,但又深知酒价昂贵,可能无人能解他的愁绪。
"啼秋玉折春冰脆",这句运用了比喻,形容时光易逝,青春如秋日的玉石般脆弱,春天的冰雪般短暂。"惆怅年时锦字",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那些曾经写下的锦绣文字,如今只能引出无尽的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杏花天》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落寞与怀旧之情,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碎身鹰犬惭何忍,埋骨诗书事亦微。
霜露深林可终岁,雌雄暖日莫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