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河》
《渡河》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势尽回秦塞外,河声直走汴城东。

长茭积岸连天黑,旭日登舻殷地红。

叹息中原半财赋,消糜历代几程功。

平成未信烦薪土,独倚樯竿望去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渡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慨。首联“山势尽回秦塞外,河声直走汴城东”以山河为背景,展现了渡河的宏阔场景,山势回环于秦塞之外,河水奔腾直抵汴京城东,气势磅礴。

颔联“长茭积岸连天黑,旭日登舻殷地红”进一步描绘了渡河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长茭(一种水生植物)在岸边堆积,与天空相连,一片漆黑,而当旭日升起,照亮船只,大地被染上一片殷红,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展现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

颈联“叹息中原半财赋,消糜历代几程功”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感叹中原地区财富与资源的流失,以及历代王朝为此付出的努力与牺牲。这一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尾联“平成未信烦薪土,独倚樯竿望去鸿”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在渡河的过程中,面对着自然与历史的双重震撼,诗人独自倚靠在船杆上,望着远方的大雁,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对未来的期待,或许是对于过往的怀念,亦或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这一联以景结情,寓意深远,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渡河》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拟东武曲二首·其一

甘泉烽火照黄昏,候骑骎骎入雁门。

光禄塞前逢夜月,黄龙城下见愁云。

隐隐轻雷逐车响,颜行使者乐相望。

劳军细柳尊亚夫,持节云中赦魏尚。

自从天子乐休牛,故障遗亭岂重修。

李广不生高祖世,岂得今封万户侯。

(0)

七不堪诗七首·其一

一不堪,性嗜日高寝。叠鼓震馀梦,星毛欹倦枕。

冠剑朝已盈,当关视门闯。

(0)

赋得败荷

为结秋荷恨,因来沟水西。

鱼惊一盖缺,龟落半巢低。

细暗婵娟渚,香乾㪍窣堤。

茎枯萦茧绪,盘侧漏鲛啼。

自此空瑶席,他年问浊泥。

那堪塘上雨,点点共凄迷。

(0)

送常熟尉钱访

隽誉高乡品,仙姿并国游。

新恩绀纶绶,遗社酎金侯。

赋阁诸伧笔,尘缁倦客裘。

平明催棹鹢,几信候潮鳅。

下鼓莼萦箸,持螯酒溢瓯。

江南三月草,为子剩离忧。

(0)

翰长再有北门之拜

病褫荷囊避禁闱,弥年专气养琼枝。

仙都去后桃寻熟,温室重来树更滋。

宫月旧蟾涵静滴,武泥前劄燥残芝。

宝钉赐带辉腰组,尚苦春来几眼移。

(0)

登楼

百尺危楼照綵霓,凭高不见羽人归。

桑田海上悲深浅,城郭人间叹是非。

急桨征帆来未定,远云低树去相依。

古欢今恨成多少,讵减江声与翠微。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