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结秋荷恨,因来沟水西。
鱼惊一盖缺,龟落半巢低。
细暗婵娟渚,香乾㪍窣堤。
茎枯萦茧绪,盘侧漏鲛啼。
自此空瑶席,他年问浊泥。
那堪塘上雨,点点共凄迷。
为结秋荷恨,因来沟水西。
鱼惊一盖缺,龟落半巢低。
细暗婵娟渚,香乾㪍窣堤。
茎枯萦茧绪,盘侧漏鲛啼。
自此空瑶席,他年问浊泥。
那堪塘上雨,点点共凄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残荷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的凄凉之美。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荷叶凋敝后的孤独与哀愁。
"为结秋荷恨,因来沟水西" 开篇便设定了主题和环境,秋天的荷花正值凋零,而诗人却因对它们的怀念而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描绘出了秋意浓重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鱼惊一盖缺,龟落半巢低。细暗婵娟渚,香乾㪍窣堤",通过水中生物和植物的生动刻画,展示了一个在秋天即将结束生命循环的小小世界。这里的语言运用既精准又富有意象,如"鱼惊一盖缺"形象地描绘出鱼儿因荷叶的凋零而失去了栖息之地;"龟落半巢低"则是对龟类动物在秋天寻找冬眠之处的一种写实。
中间部分"茎枯萦茧绪,盘侧漏鲛啼。自此空瑶席,他年问浊泥",诗人通过对枯萎的荷叶和水中的生物活动的描写,再次强调了秋天的寂静与生命力的衰退。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空瑶席"和"他年问浊泥",则是在探讨时间流逝后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类对于这些变化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那堪塘上雨,点点共凄迷",通过对秋雨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迷茫。这种氛围与前文相呼应,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细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在秋天的凄美,并通过这些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怀。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州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