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杜鹃》
《闻杜鹃》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少年闻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0)
注释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厉,常象征哀愁。
不领:不解,不明白。
书卷:书籍,这里指学习和阅读。
醉:沉迷,陶醉。
斧钺:古代刑具,这里比喻严惩。
桑榆:日落时分,比喻晚年。
骨髓:比喻内心深处。
草舍:简陋的房屋。
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可能指诗人自己。
翻译
少年时听到杜鹃鸟鸣,不解其哀愁之意。
早晨打开书卷,傍晚对着春风沉醉。
鸟儿啼叫急促,花瓣纷飞,却未影响书生的睡眠。
近年来再听杜鹃,心中百感交集。
深感罪孽深重,畏惧严惩,但恩德浩荡如天地。
晚年如同桑榆之光,内心充满深深的愧疚。
简陋草屋内,灯火微寒,身处瘴气之地,风雨如丝。
不要再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孤独的臣子已经没有泪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闻杜鹃》,通过少年和成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首四句描绘了少年时期对杜鹃鸟叫声的不解与沉迷于书卷,生活单纯而无忧。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听到杜鹃啼鸣,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得丰富复杂,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处境的反思。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诗人以斧钺比喻严酷的法律或责罚,表达出对自身过错的深深自责;"恩宽见天地"则暗示了对朝廷宽容的感激,以及对生活的宽恕。"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诗人将晚年比作夕阳余晖,寓言自己年老力衰,内心充满愧疚。"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描绘出诗人身处偏远之地的生活艰辛,环境凄清。

最后两句"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诗人恳求杜鹃不要再唤起他的愁肠,因为作为孤臣,他已经没有眼泪可以流下,表达了极度的哀伤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从少年到老年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变化。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赠广州某别驾

先臣勋在太常中,特简慈孙为报忠。

恭谨已知齐万石,循良自可得三公。

名城北枕台关险,大府南开涨海雄。

父老最能歌别驾,王祥看与使君同。

(0)

答姚叔烟·其二

燕市悲歌落日昏,故人相见念丘樊。

无情沮溺终忘世,有恨屠沽未报恩。

鸿雁暖先南雪到,牛羊寒作朔云屯。

篱间紫菊能过赏,为尔殷勤具绿尊。

(0)

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五

秭归乡里满梧楸,宋玉悲深此地秋。

枻影依依渔父在,砧声隐隐女媭留。

泪成玉米田何处,身别龙门夏已丘。

临水登山归莫送,汨罗南望断离愁。

(0)

赠何东滨处士·其三

死事终军正妙年,鬼雄邗上战空天。

招魂应葬梅花岭,为厉难归白下田。

六尺遗孤哀汝在,干秋继志让谁贤。

三年墓左空啼血,未许乘春化杜鹃。

(0)

题陈献孟城南新居·其三

避暑池塘十日留,两家萱草总忘忧。

雨中汕子多金鲫,烟外将雏有白鸥。

月出筝琶喧粉堞,风过帆席拂丹楼。

芭蕉欲使遮城角,叶叶声寒不畏秋。

(0)

菜·其三

园蔬自种向西畴,食肉无心作虎头。

都尉牛羊终见辱,野人葵藿未忘忧。

胡葱大叶穿沙早,越蕹长茎出水秋。

未作老农先老圃,荷锄长得在罗浮。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