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夫人挽词》
《余夫人挽词》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弱岁承蘋藻,慈和内政惇。

辛勤立门户,寿考见曾孙。

宠秩官封贵,徽音琬琰存。

新阡卜何许,当可万家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wǎn
sòng / zhāngniè

ruòsuìchéngpíngzǎonèizhèngdūn

xīnqínmén寿shòukǎojiàncéngsūn

chǒngzhìguānfēngguìhuīyīnwǎnyǎncún

xīnqiāndāngwànjiātún

注释
弱岁:年幼时。
蘋藻:古代祭祀时用的水草,象征洁净和孝顺。
慈和:慈爱和平和。
内政惇:家庭内部治理淳厚。
辛勤:勤劳。
寿考:长寿且有威望。
曾孙:孙子的孙子,表示家族繁衍。
宠秩:尊崇的地位和官阶。
徽音:美好的声誉或教诲。
琬琰:美玉,比喻美德。
新阡:新建的坟墓。
卜:选择,决定。
何许:何处,哪里。
万家屯:形容人口众多,聚居的大家族。
翻译
在年幼时就承担起家族重任,母亲的慈爱与和谐影响着家风。
她勤劳持家,使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能看到曾孙辈的成长。
她的地位尊贵,官职显赫,美德如美玉般珍贵。
新建的墓园选在哪里呢?这里定能成为子孙后代聚集的大家庭之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之母,余夫人的形象。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又不失典雅,通过对其一生美德和晚年幸福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余夫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弱岁承蘋藻,慈和内政惇。”此两句表明余夫人自幼承袭家风,具备温柔敦厚的品格,管理家庭事务时显得特别体贴入微。

“辛勤立门户,寿考见曾孙。”这两句则写出了她在家族中的贡献,她不仅建立了稳固的家庭基业,而且活到了高龄,能够看到自己的曾孙,这是古代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象征。

“宠秩官封贵,徽音琬琰存。”这里提到余夫人可能因其子或夫之功而获得的荣耀,同时她的美好声誉也被后世所传颂。"徽音琬琰"指的是余夫人的美名和美好的声音都留存于世。

“新阡卜何许,当可万家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余夫人安息之地的祝愿,希望她的墓地能够得到吉祥的地点,最终使得后代子孙繁衍兴旺,如同万户人家聚居一处。

整首诗通过对余夫人的生平与德行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德高望重者的深切悼念。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其二

秋风吹胡霜,凋此檐下芳。

折芳怨岁晚,离别悽以伤。

谬攀青琐贤,延我于北堂。

君为长沙客,我独之夜郎。

劝此一杯酒,岂惟道路长。

割珠两分赠,寸心贵不忘。

何必儿女仁,相看泪成行。

(0)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詶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

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

见我传秘诀,精诚与天通。

何意到陵阳,游目送飞鸿。

天子昔避狄,与君亦乘骢。

拥兵五陵下,长策遏胡戎。

时泰解绣衣,脱身若飞蓬。

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

因巢翠玉树,忽见浮丘公。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朗咏紫霞篇,请开蕊珠宫。

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何日可携手,遗形入无穷。

(0)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汉帝长杨苑,誇胡羽猎归。

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0)

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

见说金台客,相逢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

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0)

楚妃叹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遥在云梦林。

江南雨多旌旗暗,台下朝朝春水深。

章华殿前朝万国,君心独自无终极。

楚兵满地能逐禽,谁用一身骋筋力。

西江若翻云梦中,麋鹿死尽应还宫。

(0)

送远曲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

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