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车螯二首·其一》
《车螯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

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尝怪其壳,有功不见论。

醉客快一啖,散投墙壁根。

宁能为收拾,持用讯医门。

(0)
注释
车螯:一种贝类海鲜。
烹燔:烹煮。
壳:车螯的外壳。
弃:丢弃。
怜:怜惜。
甘咀吞:甜美地细嚼。
怪:感到奇怪。
论:讨论、评价。
醉客:喝醉的人。
啖:吃一口。
宁:难道。
讯:询问。
医门:医学专家。
翻译
车螯的肉非常美味,因为美味所以值得烹煮。
它的壳虽然无味,但被丢弃后却能长久保存。
我曾怜惜它的肉,柔软甜美,喜欢慢慢品尝。
我也曾奇怪它的壳,虽有保护作用却不被重视。
喝醉的人快速享用一口,壳碎后散落在墙根。
难道不能好好收集,拿去询问医生是否另有用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车螯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车螯(即蟹壳红)的肉和壳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事物不仅要注重实用,同时也应尊重其存在价值的哲理。

“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开篇便描绘了车螯肉质之鲜美,以及人们为了享受这一美味而将其烹煮。这里,“由美得烹燔”表达了一种从自然美转化为人间美的过程,反映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接着,诗人指出了车螯壳虽然没有食用价值,却因其坚硬而能够长久保存。这里,“弃之能久存”隐含着一种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即便是看似无用的部分,也自有其价值。

“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对于车螯肉质的怜悯之情,以及对其口感的赞美。这里,“软弱”和“甘咀吞”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感。

“又尝怪其壳,有功不见论。”而对于车螯的壳,诗人则表示出惊讶之情,因为它虽然没有被人们广泛利用,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有功不见论”强调了即使是看似无用的部分,也应当得到认可。

“醉客快一啖,散投墙壁根。”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图景,即人们在饮酒作乐时,将车螯的壳扔向墙壁和树根。这里,“醉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宁能为收拾,持用讯医门。”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希望人们能够珍视这些被丢弃的车螯壳,将其收集起来,用以传递信息或求医问药。这里,“宁能”表达了诗人的期盼,而“持用讯医门”则暗示了自然事物在人间生活中的多重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车螯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于自然界中每一部分都应被尊重和利用的观点,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天泽源

湛碧一泓深,潺湲泻不断。

高穹沛四时,派别环周半。

(0)

夷甫雌黄须倚阁,君卿唇舌要施行。

(0)

竹枝歌上姚毅夫·其四

酒当毒药色当斤,人生行乐如浮云,一杯更尽客已醺。

美人不用歌文君,客有相如心不春。

(0)

普融阁

前身善财后老平,善知识处靡不到。

十信生行回向地,等觉妙觉诸法门。

一法门中义一句,须弥聚笔海量墨。

亘未来际力书写,未来可尽写不尽。

何况六位一切法,一一算谕莫能及。

老平于此不思议,第三手把龟手笔。

一刹那间能事竟,一一微尘出经卷。

三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

龙树传持所未会,悉在而今轮字里。

字字无增亦无减,四十二字谁举偈。

大宝莲花忽开敷,帝网重重清净土。

十方三世佛菩萨,一时会集作證明。

弥勒辨说巧称扬,文殊师利欣按顶。

日用纵横日日新,此身普贤身内现。

若人欲识老平身,即是毗卢无尽藏。

(0)

强评事挽词·其二

不为明世得,已矣旧山川。

青眼谁樽俎,黄金自简编。

乡闾今昔异,门户子孙贤。

我独从君晚,追惟更惨然。

(0)

示万寿长老道琮

万寿阁中逢故人,万年松下偶穿云。

凭将五分真香爇,长对南山祝圣君。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