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至心犹壮,年华暗里迁。
频添赊酒债,不许买文钱。
住岂南村宅,耕无北郭田。
歌声比金石,屡空忆前贤。
老至心犹壮,年华暗里迁。
频添赊酒债,不许买文钱。
住岂南村宅,耕无北郭田。
歌声比金石,屡空忆前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乡村生活的境遇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对过往的回忆。
首联“老至心犹壮,年华暗里迁”开篇即点出主题,老年的到来并未让诗人的心志消沉,反而在岁月的流逝中,内心依然保持着一种坚韧与活力。这里的“心犹壮”不仅指身体上的坚韧,更蕴含着精神上的不屈与乐观,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积极态度。
颔联“频添赊酒债,不许买文钱”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老者的经济状况。赊酒债反映了他可能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而“不许买文钱”则暗示了他在精神追求上可能存在的局限,或许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对文化知识的渴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物质生活的拮据,也映射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追求。
颈联“住岂南村宅,耕无北郭田”进一步深化了老者的生活状态。他居住在南村,但没有属于自己的宅邸;虽然从事耕作,却无北郭田地,这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描述,也是对身份地位的一种隐喻。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尾联“歌声比金石,屡空忆前贤”则是情感的升华。老者虽生活困顿,但他的歌声却能与金石之声媲美,展现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同时,“屡空忆前贤”一句,表达了他对过去贤者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在困境中仍不忘追求精神高洁的品质。这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老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保持的坚韧意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的浪漫憧憬,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人生禀一气,自微而至著。
不问富与贫,不论新与故。
自有形影初,我便相亲附。
二子既有言,我宁无一语。
汝形未生时,影复在何处。
偶与我有缘,同生复同住。
幸我所依人,造理仍知数。
身虽未溘然,已办周身具。
得酒即忘怀,宁复顾毁誉。
醒即看云眠,目送孤鸿去。
我亦得安闲,不忧还不惧。
说与二子知,莫为身外虑。
画船帘密不藏香。飞作楚云狂。
傍怀半卷金炉烬,怕暖销、春日朝阳。
清馥晴熏残醉,断烟无限思量。凭阑心事隔垂杨。
楼燕锁幽妆。梅花偏恼多情月,慰溪桥、流水昏黄。
哀曲霜鸿凄断,梦魂寒蝶幽扬。
江鹢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