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叶迎风动,疏花带露光。
灵均千载后,谁复佩幽香。
老叶迎风动,疏花带露光。
灵均千载后,谁复佩幽香。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在自然中的静谧之美与高洁之气。首句“老叶迎风动”,以动态的描述展现了兰花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次句“疏花带露光”,则通过“疏花”和“带露光”的细节,不仅突出了兰花花朵的稀疏与清雅,更巧妙地将露珠的光泽与花朵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灵均千载后,谁复佩幽香。”这一句借用了屈原(字灵均)的典故,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格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暗含着对兰花香气的赞美。屈原是古代著名的诗人,以《离骚》等作品著称,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不屈的精神。在这里,诗人将兰花与屈原相提并论,意在强调兰花不仅具有自然界的美丽,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高洁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形态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通过“老叶”、“疏花”、“露光”等元素的运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诗人在有限的篇幅内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艺术世界,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思考。
阖闾城南荒之丘,昔谁葬者孙豫州。
久无过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
居然珍宝出光怪,识者夜见踪其由。
玉环金碗到城市,土花不蚀馀千秋。
州家廉问亟封守,贼曹掩骼穷奸偷。
已知其中有可欲,亦恐未免无穷忧。
当时义师奋四海,少日已无袁与刘。
英雄异世凛如在,暴露无乃为神羞。
人生浮脆无可料,蝼蚁乌鸢从所求。
高陵劝尔一杯酒,自古南山能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