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浮名若挂钩,夫君知命独休休。
寒乌落日风林晚,老雁长云夜壑秋。
宝剑装留松影里,黄金籯在架签头。
便随丹旐堂堂去,宰木号寒起伏牛。
人为浮名若挂钩,夫君知命独休休。
寒乌落日风林晚,老雁长云夜壑秋。
宝剑装留松影里,黄金籯在架签头。
便随丹旐堂堂去,宰木号寒起伏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罗承事故人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超脱世俗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的赞赏。首句“人为浮名若挂钩”,形象地比喻人们常常被表面的名誉牵绊,像被钩住一样难以摆脱。而罗承事“夫君知命独休休”,显示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选择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的生活。
接下来两句“寒乌落日风林晚,老雁长云夜壑秋”,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宁静的画面,落日余晖下的风林和孤雁翱翔于长云之中的秋夜,寓示着罗承事晚年生活的孤独与寂寥,但又不失其高洁。
“宝剑装留松影里,黄金籯在架签头”运用象征手法,宝剑象征着他的才华和志向,而黄金籯则代表财富,这两样都留在身后,暗示他已看破红尘,不再追求物质。
最后,“便随丹旐堂堂去,宰木号寒起伏牛”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用“丹旐”(出丧时的旗帜)和“宰木”(墓地的树木)描绘了庄重的葬礼场景,而“起伏牛”则以牛车的动态,形象地写出送葬队伍的悲凉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罗承事故人的高尚品格和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之情。
螟蛉寄桑上,有蠃遥负归。
他蠃夺之去,此蠃乃高飞。
鼓翼有怨声,其声一何悲。
蠃兮子勿悲,其故子未思。
见夺因枝远,胡不谋近枝。
蠃兮子勿悲,负子将何为。
此语似不情,此意深可思。
不见梁间燕,待饲常呢呢。
一朝羽翼成,高举无归时。
又不见雏鸡,逐群随伏雌。
爪距少健强,相对生睚眦。
二者非假借,情态犹参差。
有子苟不肖,不如竟无之。
慈乌天性少,反哺安可期。
蠃兮子勿悲,负子将何为。
高村数家村,村东有老妪。
白发而蓬垢,新霜被昏雾。
自言良家子,归作刘家妇。
六十还缉麻,五十且织布。
省身少年日,条桑能上树。
年侵筋力薄,遂为儿子恶。
小儿弃种田,奢心趋瓦注。
大儿能作家,累累仓箧富。
前年岁除夜,萧萧风雪暮。
割羊酴美酒,妻孥各团聚。
健妇不放杯,娇儿不舍箸。
老物实耄荒,曾不值一顾。
馀命系微丝,淫淫涕沾污。
忆昔乳儿时,饥肠分雀哺。
新燕不辞巢,方知旧情误。
一妇前致语,劝妪妪且去。
老媪生三儿,今者邻家住。
枯株何年碎霹雳,嶙峋骨蜕苍龙脊。
在手漓然毛羽轻,细理蹙波肤浅白。
日沈虞渊爝火息,忽然是物标灵迹。
荧荧焱焱光怪生,洞达通明烛幽仄。
清冰一片悬秋空,返景金波摇水碧。
又如白露泻银河,新月离三闪初魄。
照乘已后黄支珠,烛室谁推大秦璧。
吾闻凡木韫真火,以水迫之或成石。
积精残焰不肯死,夺月骈星生玓瓅。
大壑深潭夜将午,神宝高飞下雷雨,谁其致之白龙母。
于嗟乎握瑜怀瑾士岂无,每抱幽光化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