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窑,铜川桥,虎兕凹。
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匹马萦阵持矛突,关陜已平平晋贼。
贼渡河去避其锋,不叙将军第一功。
翻似怙胜挂吏议,拂衣一叱迁大同。
大同师旋贼复威,捣巢转战湫头镇。
万矢雨集如猬毛,谁其从之侄变蛟。
骨不可收空蒿葬,灵旗夜黑魂跳荡。
崇信窑,铜川桥,虎兕凹。
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匹马萦阵持矛突,关陜已平平晋贼。
贼渡河去避其锋,不叙将军第一功。
翻似怙胜挂吏议,拂衣一叱迁大同。
大同师旋贼复威,捣巢转战湫头镇。
万矢雨集如猬毛,谁其从之侄变蛟。
骨不可收空蒿葬,灵旗夜黑魂跳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曹总兵的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他所面临的复杂局势。诗中通过“崇信窑,铜川桥,虎兕凹”等地点的描述,营造出战场的紧张氛围。接着,诗人以“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一句,直接点明了曹总兵的非凡影响力,即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敌人也闻风丧胆。
“匹马萦阵持矛突,关陜已平平晋贼”展现了曹总兵个人勇猛的战斗场景,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不仅平定了关陜地区的叛乱,还对晋地的敌人造成了威胁。然而,“贼渡河去避其锋,不叙将军第一功”,尽管曹总兵取得了显著的战绩,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表彰,反而因为胜利而受到官僚的非议,被迫离开前线前往大同。
在大同,曹总兵再次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成功击退了敌人的攻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捣巢转战湫头镇,万矢雨集如猬毛”描绘了曹总兵深入敌后,与敌人进行激烈战斗的场景。面对敌人的密集箭雨,曹总兵依然勇往直前,最终却遭遇不幸,侄子也在战斗中牺牲。
“骨不可收空蒿葬,灵旗夜黑魂跳荡”表达了对曹总兵及其侄子英勇牺牲的哀悼之情,同时暗示了他们的英魂仍在战场上徘徊,未能安息。整首诗通过对曹总兵英勇事迹的叙述,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黄尘卷地风萧瑟,白日晦冥天变色。
翻空一鸟从天来,欲飞不飞向虚壁。
金眸铁爪锐莫当,卓立风骨森开张。
将军猿臂不得控,一时狐兔皆遁藏。
曹霸画马兼画骨,此诀流传幸弗失。
尔良画鹰同画马,运腕如风笔屈铁。
长林月黑阴风号,纷纷妖鸟来林皋。
安得此鹰一奋击,的除六合无鸱枭。
开辟至今日,六千有余年。
七十者百人,可见开辟前。
自从尧舜来,圣作述者贤。
寥寥四千岁,载籍如山渊。
书契溯结绳,岁远不过千。
此上更千岁,已逮乾坤元。
盘古非一人,九州有开先。
泰西与中华,纪载略傲焉。
皇极经世书,凿空以言天。
曰元会运世,人皆信其然。
岂有数万载,渺无一事传。
荒荒复冥冥,如梦如霾烟。
惟有开辟初,天地相絪缊。
凝之以为岳,融之以为川。
人兽之胚胎,草木之根原。
不知几何时,孕毓而陶甄。
若自开辟后,断无万可言。
吾受子江子,诵述成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