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
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
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
无劳问前渡,祇觉白头新。
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
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
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
无劳问前渡,祇觉白头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期奔波于天地间,行走在遥远的道路之上,身心俱疲的状态。"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情景。接着,"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通过数字的累积,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常常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疟疾的侵扰让诗人倍感痛苦,而山中的精灵似乎也在嘲笑他的脆弱。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坚韧。最后,"无劳问前渡,祇觉白头新",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说,不必过分忧虑未来的渡口,因为岁月的痕迹已在白发上显现,这是一种对生命流转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淡然接受,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情高忽凌厉,步健轻巉缅。
葛弱亦须扪,崖滑每独践。
涉清爱重屡,探阻遗惊眩。
始兹陟五峰,遂憩松不巘。
岩桂纷始华,石耳翠可卷。
追想白鹿迹,伊人竟何遣。
触端绪自萦,薜荔况在眼。
慨叹意莫置,顾望日已晚。
夕湖浴岑峭,流光灭兰坂。
命酒写幽独,鸣琴且游衍。
出游青天涧,遂至卧龙潭。
重岑上无极,白日蔽寒岚。
巉峭讵能步,崄绝谁可探。
历石诚巍倨,扪壑惊谺谽。
我行值秋季,霜藟摇匡南。
午攀日忽夕,足倦情逾酣。
雷瀑响岩涧,孤花媚澄涵。
抚似悟命意,循迹想名庵。
庵废人踪绝,岩剥文半灭。
世异坦道塞,慨兹忍能说。
春月多丽辉,白雪媚其姿。
美哉京洛夕,银潢郁逶迤。
逶迤带紫陌,车马驱以驰。
繁灯张四衢,都人竞游嬉。
道者便静性,俗夫乏远资。
林塘枉冠盖,缱绻非我期。
金波低宛转,明星渐离离。
清光苟不亏,永与浮云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