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卧龙潭》
《卧龙潭》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古风

出游青天涧,遂至卧龙潭。

重岑上无极,白日蔽寒岚。

巉峭讵能步,崄绝谁可探。

历石诚巍倨,扪壑惊谺谽。

我行值秋季,霜藟摇匡南。

午攀日忽夕,足倦情逾酣。

雷瀑响岩涧,孤花媚澄涵。

抚似悟命意,循迹想名庵。

庵废人踪绝,岩剥文半灭。

世异坦道塞,慨兹忍能说。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卧龙潭》描绘了作者游览青天涧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沉感慨。诗中,他首先叙述了从青天涧出发,最终到达卧龙潭的旅程,沿途山峦叠嶂,白日被寒岚遮蔽,显得险峻而迷人。攀登过程中,山路崎岖,巨石峥嵘,深壑幽邃,令人惊叹。

秋天的景色增添了诗意,霜藟覆盖在南坡,时间仿佛在一日之间迅速流逝,尽管疲惫,诗人的情感却更加浓厚。瀑布轰鸣于岩涧,孤独的花朵在清澈的潭水中绽放,这些景象让诗人顿生感悟,似乎领悟到了某种人生哲理。

然而,当他追溯历史,发现曾经的庵宇已废弃,人迹罕至,岩石上的痕迹斑驳,显示出世事变迁,昔日的道路如今已被阻塞。诗人不禁感慨万分,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叹和无法言说的哀思。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吴状元兄泳挽词

理学通深艺学高,一官俄逐盛年抛。

门中晁董刊新志,海内陈雷哭旧交。

黄落己空秋半叶,清芬未著腊寒梢。

魂兮有句重吟否,谢朓山孤月转坳。

(0)

题四祖山荣老月窟

一室虚生白,中作满月形。

山中三万户,玉斧新修成。

时人指为月,云卧亦强名。

似月有圆相,不西沉东升。

浮云不能蔽,又无亏与盈。

是为大圆镜,由师心地明。

一圆走无碍,光芒照八纮。

可以破诸暗,可以续祖灯。

明透双峰顶,辉映慧云亭。

此镜实无台,请师问老能。

(0)

乌盐角行

凤箫鼍鼓龙须笛,夜宴华堂醉春色。

艳歌妙舞荡人心,但有欢娱别无益。

何如村落捲桐吹,能使时人知稼穑。

村南村北声相续,青郊雨后耕黄犊。

一声催得大麦黄,一声唤得新秧绿。

人言此角只儿戏,孰识古人吹角意。

田家作劳多怨咨,故假声音召和气。

吹此角,起东作。吹此角,田家乐。

此角上与邹子之律同宫商,合钟吕。

形甚朴,声甚古,一吹寒谷生禾黍。

(0)

小孤山阻风因成小诗适舟中有浦城人写寄真西山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0)

感寓三首·其三

自觉心无愧,何须座右铭。

人将金作坞,吾以石为屏。

年老医难疗,天寒酒易醒。

菊花香到死,不肯就飘零。

(0)

寄赵德行

平生幸甚识诸公,未免归为田舍翁。

诗稿敢求经御览,客身自笑坐天穷。

肯将钓手遮西日,独耸吟肩诉北风。

枉使西山有遗恨,不能置我玉堂中。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