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谣》
《襄阳谣》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乐府曲辞

一滩高一尺,十滩高一丈。湍急右巉,鱼何由上。

槔戕橹析,俾我心怆。顺风沿水,举帆千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襄阳谣》,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襄阳地区河流的特点和渔夫的生活。首句“一滩高一尺,十滩高一丈”形象地写出水流湍急,滩头逐级升高,暗示了行船的艰难。接下来,“湍急右巉,鱼何由上”进一步描绘水流的险峻,仿佛连鱼也无法逆流而上,寓言人世艰辛。

“槔戕橹析,俾我心怆”表达了渔夫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劳作,工具(槔和橹)可能因水流冲击而损坏,令人心生悲凉。最后两句“顺风沿水,举帆千里”则展示了渔夫们顺应自然,乘风破浪,虽然辛苦,但仍有远航的勇气和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襄阳的地理环境,展现了渔夫们的坚韧与生活状态,寓言深刻,富有画面感。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孙量臣约游乾明借秦少方韵见赠复次韵答之

睦州香火赵州茶,走遍丛林不着家。

今日为公拈出也,两桥人语是高沙。

(0)

发召伯埭二首·其一

柳外鹁鸠相应鸣,屋头新月半轮生。

知公未便为官去,且放扁舟自在行。

(0)

山水图歌

君不见南江老龙夜不眠,令我破屋开青天。

千岩倒壁卷角上,一榻却在洪涛前。

又不见江头古木一尺围,猿猱接手悬高枝。

雨中寒芦披靡去,天际风帆先后归。

陈生故是可怜人,笔虽未到心已亲。

南村北村渴欲死,怪此一室无纤尘。

郑虔祁岳不解奇,韩干画马空多肥。

万里咫尺君得之,更看湘江雷雨垂。

(0)

观宁子仪所蓄维摩寒山拾得唐画歌

君不见寒山子,垢面蓬头何所似。

戏拈拄杖唤拾公,似是同游国清寺。

又不见维摩老,结习已空无可道。

床头谁是散花人,堕地纷纷不须扫。

呜呼妙处虽在不得言,尚有丹青传百年。

请公着眼落笔前,令我琢句逃幽禅。

异时净社看白莲,莫忘只今香火缘。

(0)

外弟赵才仲数以书来论诗因作此答之

君才如长刀,大窾当一割。

正须砻其锋,却立望容发。

平生江海念,不救文字渴。

茫然揽辔来,六骥仰朝秣。

病夫百无用,念子故疏阔。

未能即山林,颇复便裘褐。

前时少年累,如烛今见跋。

胸中尘埃去,渐喜诗语活。

孰知一杯水,已见千里豁。

初如弹丸转,忽若秋兔脱。

旁观不知妙,可受不可夺。

君看掷白卢,乃是中箭筈。

不闻铁甲利,反畏彊弩末。

舆薪遵大路,过眼有未察。

君能探虎穴,不但须可捋。

(0)

效古乐府三首·其三

东家石榴红,西家石榴紫。

俱是一种花,同生不同死。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