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厓草堂歌为督学余公赋》
《九厓草堂歌为督学余公赋》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古风

君不见九江之地匡庐山,山人匡俗庐其间。

往时曾读支昙赋,梦想神游不可攀。

又不见东林梵宇金银寺,莲社松门清且丽。

陶刘宗雷有遗迹,锦苔不识远公记。

奇甸灵区迥异常,傍行敷落那能当。

生贤下瑞在英俊,物华天宝呈文章。

浔阳曾寓李太白,芙蓉峰前寄行宅。

春金戛玉诗百篇,九江秀色可揽结。

九厓先生儒之英,含章秀发元气精。

锦心万卷汲脩绠,霜蹄千里迈遥程。

朅来邂逅滇之麓,访我回溪与深谷。

往年曾枉琼瑶书,十袭珍藏昕夕读。

暇日示我草堂图,平林窈窕还崎岖。

知公袖中有东海,藻镜流洪九脉纾。

岩廊登拜在朝夕,肯放鸿罾许龙蛰。

销魂悁脰金马门,日望东南远山碧。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九厓草堂歌为督学余公赋》描绘了庐山和东林寺的美景,以及历史上的文人如匡庐山人、陶渊明等人的遗迹。诗中赞美了九江地区尤其是庐山的独特魅力,提及了李白曾在浔阳居住并创作出众多佳作。诗人还提到自己与督学余公的交往,展示了对方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期待他在仕途上能如同蛟龙出海,施展才华。结尾表达了对余公的仰慕和期待他能释放才华,成就一番伟业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人才的赞赏。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缘天都峰趾度云巢洞上升仙梯遂憩文殊院

天都信岧峣,特立若翠屏。

取径过其趾,俯仰皆奥境。

松石俱象形,岩峦类盘绠。

将陟目屡眩,恐坠心更警。

行经阴洞中,恍惚陷深井。

须臾从井出,冉冉首露顶。

䁹盼多创遘,不类人世景。

境断缘梯升,气逼毛骨冷。

意坚斯有获,出险真自幸。

向晚憩禅扉,一灯照孤影。

(0)

咏古

致身非不荣,而贵辨出处。

始进不以正,功业何足语?

孔明人中龙,君臣实心膂。

三分定荆益,一德并伊吕。

当其未遇时,夷然视圭组。

鹿门拜庞公,南阳咏《梁父》。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慎自藏,守身如处女。

(0)

闻角

银汉淡遥空,边声四野同。

高城吹早月,孤枕动秋风。

地白驱原鹿,云黄断塞鸿。

今宵乡思远,砧杵万家中。

(0)

听抚洞庭秋思曲

曾放扁舟溯楚天,清猿泪竹思凄然。

廿年梦里湘山月,今夜分明在七弦。

(0)

少年行

不解《阴符》与《六韬》,似知名姓五陵豪。

此身未识为谁用,慷慨长歌看宝刀。

(0)

挽龚敬五·其一

执友惊沦逝,沾袍涕泫然。

卑飞辞捷径,少别即重泉。

灯暗匡衡壁,尘淹子敬毡。

如君瑚琏器,何可使无年。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