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穹厚厚奠高卑。
高莫可扣卑莫敀,我人中处其俦依。
匪灵焉依将孰求,我之依灵岂无期。
春秋祀事粤多仪,灵既享矣不我违。
嗟我民人苦害灾,灾有扎瘥害旱饥。
况有干戈横逆加,惟灵威力善拒排,荡涤妖沴臻蕃釐。
丰年穰穰谷如丘,耄耋稚孩逸以嬉,灵之福我匪我私。
好生之德体穹示,灵将逝兮不可稽。
首下居高拜灵旗,千龄万祀灵之思。
穹穹厚厚奠高卑。
高莫可扣卑莫敀,我人中处其俦依。
匪灵焉依将孰求,我之依灵岂无期。
春秋祀事粤多仪,灵既享矣不我违。
嗟我民人苦害灾,灾有扎瘥害旱饥。
况有干戈横逆加,惟灵威力善拒排,荡涤妖沴臻蕃釐。
丰年穰穰谷如丘,耄耋稚孩逸以嬉,灵之福我匪我私。
好生之德体穹示,灵将逝兮不可稽。
首下居高拜灵旗,千龄万祀灵之思。
这首诗描绘了对山神的崇敬与祭祀活动的庄重。诗人通过“穹穹厚厚奠高卑”开篇,赞美山神地位崇高,既不轻视低下的事物,也不追求至高的境界,而是与人间的万物和谐共处。接着,“我之依灵岂无期”表达了对山神的依赖和期待,山神在春秋季的祭祀活动中给予人们庇护,无论是灾害还是战争,山神都能保护人民免受伤害,带来丰收和福祉。
诗中提到的“好生之德体穹示”,强调了山神爱护生命、顺应自然的美德,这种美德如同上天的启示。然而,“灵将逝兮不可稽”暗示着山神的离去,使得人们对山神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最后,“首下居高拜灵旗”描绘了人们在山神祠前虔诚地拜祭,祈求山神的保佑,这种情感将延续千秋万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山神的崇敬,展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守护者无尽的感激与怀念。
天台自是神仙窟,常恨平生游未足。
朅来访古得洪阳,不惮攀跻冒炎酷。
当年事往虽渺茫,至今峭壁摩空苍。
豁从洞口见穿穴,始信灵迹由天藏。
细泉滴乳散璎珞,乱石排衙互拿攫。
上施床几看烧丹,旁布塍畦閒种药。
虚舟聊具仍驭风,灵源暗与江流通。
欲携束缊恣幽讨,却疑深处藏蛟龙。
惜哉此境真奇绝,地偏往往成湮没。
仅存野庙傍山阿,傥非好事谁留辙。
吾衰重到定无期,肯辞茧足陵丹梯。
共言荆榛无路入,徒羡翠羽穿林飞。
安知咫尺蓬莱隔,邂逅仙人还不识。
谩书所历记吾曹,归向天台诧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