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壶命侣燕江干,雪起颓垣甃玉栏。
减水湖中还素浪,明云天际失青山。
无端大火寒无艳,不奈生柴苦不乾。
断岸芦洲见残月,一钩忤视却前湾。
携壶命侣燕江干,雪起颓垣甃玉栏。
减水湖中还素浪,明云天际失青山。
无端大火寒无艳,不奈生柴苦不乾。
断岸芦洲见残月,一钩忤视却前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携壶与友人在江边赏雪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景色的变换与自然界的冷暖对比。
首联“携壶命侣燕江干,雪起颓垣甃玉栏”,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冬日江边的聚会场景。诗人与友人带着酒壶,在江边相聚,雪花飘落,覆盖了破旧的城墙,仿佛砌上了洁白的玉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颔联“减水湖中还素浪,明云天际失青山”,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湖面与天空景象。湖水因雪而显得更加清澈,波浪也似乎被雪色所映衬,呈现出一片素白。而远处的山峦在明亮的云彩映照下,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原有的轮廓,展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颈联“无端大火寒无艳,不奈生柴苦不乾”,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大火比作寒冷,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冷暖对比。同时,“无艳”和“苦不乾”则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感慨,既有对寒冷天气的描述,也有对生活艰辛的隐喻。
尾联“断岸芦洲见残月,一钩忤视却前湾”,收束全诗,以月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月下江边的宁静画面。断岸芦洲间,残月如钩,静静地挂在夜空中,似乎在注视着前方的弯道,给人以深邃的思考空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大哉观自在,善观诸音声。
而于诸音声,不作音声见。
是见亦寂灭,亦无寂灭者。
由是离众苦,处处得解脱。
分身十方刹,救度于一切。
然于救度中,而无救度想。
如春在百花,不分长短枝。
又如月在水,不分大小器。
寻声随所念,平等获利益。
是三十二应,十四无畏法。
无量方便门,一一皆成就。
一一成就处,当体皆如幻。
我观如幻相,愿作如幻赞。
若有见闻者,当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