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云干吕·其二》
《青云干吕·其二》全文
唐 / 彭伉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圣布中区化,祥符异域云。

含春初应吕,晕碧已成文。

东起随风暖,西流共日曛。

升时嘉异月,为庆等凝汾。

轻与晴烟比,高将晓雾分。

飘飘如可致,愿此翊明君。

(0)
注释
化:教化、养育。
祥符:吉祥的符瑞。
吕:古代乐律之一,此处指春天的到来。
晕碧:带有绿色晕圈的天空。
曛:黄昏时的阳光。
凝:凝聚、聚集。
汾:中国古代河流,象征吉祥。
晴烟:晴朗天空中的轻烟。
晓雾:清晨的薄雾。
翊:辅佐、帮助。
翻译
神圣的布区化育万物,吉祥的符瑞在异域显现。
春天的气息刚刚回应了吕的召唤,碧色的光芒已经形成图案。
东方的暖风吹拂而起,西方的流水映照着夕阳。
月亮升起时,如同嘉奖的异象,庆祝如同汾河凝聚的喜悦。
它轻盈得仿佛与晴空中的烟雾相媲美,高洁得与清晨的薄雾相伴。
飘逸得似乎可以触及,但愿这清风能助明主一臂之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彭伉的作品,名为《青云干吕(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充满了对美好季节和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圣布中区化,祥符异域云。"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神圣而又吉祥的氛围,"圣布"指的是春风,它在大地上施展着生机与温暖;"中区"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之地,即中原地区;"化"则是变化、滋养之意。"祥符异域云"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的美好景象,似乎在暗示某种不寻常的吉兆。

"含春初应吕,晕碧已成文。"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变化。"含春"意味着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初应吕"指的是新芽初萌,生机勃发之象;"晕碧已成文"则形容草木成荫,呈现出一种青翠欲滴的美丽景色。

"东起随风暖,西流共日曛。"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气候的温和与自然界的光线变化。春风从东方吹来带来了温暖,而西边则是太阳渐渐下沉,光线柔和。

"升时嘉异月,为庆等凝汾。" 这里诗人提到了夜晚的美好景象,可能是在赞美一个特别的良宵,或许是一次特殊的月亮之夜,"为庆等凝汾"则是对这美好景象的一种期待与珍视。

"轻与晴烟比,高将晓雾分。" 这两句诗人用轻盈的春日浮动之物——晴烟,以及清晨逐渐散去的薄雾来形容自然界的细腻与和谐。

最后两句 "飘飘如可致,愿此翊明君。" 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祝愿,希望这种美好的春天景色能够持续,与君王共享这份美好,这里的"翊"字有陪伴、守护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吉祥氛围的向往与祝愿。

作者介绍
彭伉

彭伉
朝代:唐

彭伉[kàng],字维嵩,号岳高,行兴一。宜春市袁州区下浦街道厚田人,出身世家,是著名隐士彭构云之孙,登唐德宗贞元六年庚午〈790年〉进士也是宜春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历官石泉令、岳州录事,《全唐诗》存其诗三首。
猜你喜欢

寿方矫亭

季鹰久已卧江东,再入修门简帝衷。

白首岂知东观乐,青山终恋北窗风。

一时出处如公少,六帙庚年愧我同。

愿把纶竿相逐去,江湖满地两渔翁。

(0)

送陆举之

三载追随供奉班,方舟千里又同还。

君行问寝辞青?,我已焚鱼住碧山。

尘土自怜羸马倦,江湖莫羡白鸥閒。

匆匆手袂何须恋,剡曲吴淞一水间。

(0)

送陈尚书南京工部

老成闻望压群僚,南去台阶八座高。

江左旧都供览胜,国家留务重分曹。

经营列省工惟叙,出入三朝我独劳。

最是阙庭忘未得,凤台高处首频搔。

(0)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其一

四十馀年仕阙廷,归来双鬓未全星。

一身用舍关天下,千载风流尚典刑。

启事从来誇水鉴,移文曾不愧山灵。

等閒颂德知何益,自有勋名照汗青。

(0)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九

三月吴门柳絮飞,到家应及子鱼肥。

殷勤相送还相祝,管领湖山待我归。

(0)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八

老去怀乡不自欣,况堪客里送归人。

只应晓梦随君去,茶磨山前看早春。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