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石重看驾海成,天吴蹋浪不须惊。
夜来新月山头落,有客醉从桥上行。
驱石重看驾海成,天吴蹋浪不须惊。
夜来新月山头落,有客醉从桥上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明代诗人蔡锡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赞美。
首句“驱石重看驾海成”,以“驱石”这一动作,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海边劳作,将巨石搬运至海上,搭建人工岛屿或堤坝的场景,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里的“驾海成”不仅指实际的工程成就,也暗含着一种超越现实、创造奇迹的精神。
次句“天吴蹋浪不须惊”,巧妙地引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天吴”,它象征着海洋中的神兽,常被描绘为驾驭波涛的巨兽。诗人通过“天吴蹋浪”这一形象,既展现了大海的壮阔与神秘,又暗示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自信与从容,无需畏惧,因为人类有能力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句“夜来新月山头落”,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新月挂在山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安排的一幕,既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这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有客醉从桥上行”,则以一个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一位客人在月光下漫步于桥上,似乎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通过人物的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社雨初零,瞥双双紫乙,下上烟梢。
分明海山蛰起,来就春韶。
华堂睇遍,尽衔泥、甚处安巢。
曾记否,吴宫火及,莫嫌卑陋衡茅。
生性最知时节,况炎寒见惯,北雁东劳。
堤防饿鸱眼疾,敢爱飞高。
禖坛气淑,幸瑶筐、遗卵天教。
从贺厦、乌衣门巷,夕阳影里南朝。
赵君不羁士,词坛推宿学。
胡子旷代才,妙语超等觉。
嗟予如钝金,久已退芒角。
面壁楞伽台,龛经注梵轴。
岂能绝形累,聊以洗心浊。
悠悠身后名,腐甘同草木。
良朋聚首难,欢谐谢拘束。
邈哉独鹤声,安用候虫续。
挥手问归程,离愁满林麓。
江天万里秋,孤舟何处宿。
为道无近效,立志当远期。
一念不自觉,流浪遂及兹。
迅风鼓识浪,苦海浩无涯。
勉修嗟吾晚,力学如君希。
索居苦无侣,怅怅将何之。
相期神明閒,道合无暌离。
念念薪火改,步步人羊悲。
孤明众垢蚀,独往群挠随。
无为擿埴者,冥行失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