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陆举之》
《送陆举之》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三载追随供奉班,方舟千里又同还。

君行问寝辞青?,我已焚鱼住碧山。

尘土自怜羸马倦,江湖莫羡白鸥閒。

匆匆手袂何须恋,剡曲吴淞一水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陆举之》。文徵明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陆举之分别的情景。

首联“三载追随供奉班,方舟千里又同还”,描述了三年来两人一同侍奉在皇帝身边,如今又要乘坐同一艘船,踏上千里归程,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经历的回忆。

颔联“君行问寝辞青?,我已焚鱼住碧山”中,“青?”可能是指皇宫或朝廷,暗示陆举之即将离开宫廷生活,而诗人自己则已经隐居于碧山之中,通过“焚鱼”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尘土自怜羸马倦,江湖莫羡白鸥闲”运用对比手法,诗人自怜于尘世中的劳碌,如同疲惫的马匹,而劝告友人不要羡慕江湖上悠闲自在的白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尾联“匆匆手袂何须恋,剡曲吴淞一水间”点明了离别之情,虽然相聚短暂,但友情深厚,不必过于留恋,因为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相连,剡曲和吴淞之间的距离并不能阻隔这份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以及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常州

四百年前旧里门,扁舟经过惨离魂。

道旁瓦砾馀荒市,劫后荆榛蔽废村。

游宦已抛三径去,先畴曾有几人存。

伤心谱牒无寻处,空见前途战垒屯。

(0)

舟中望衡岳

峰起祝融高,群山汇水朝。

天垣归北极,地脉走南条。

叶落湘帆转,云开楚焰消。

钟声惊过雁,秋影上层霄。

(0)

书润臣诗集后

江汉家何在,燕山落日悬。

诗情憎老大,归梦阻林泉。

吏隐中书省,愁心上水船。

年来共酬唱,掩卷各凄然。

(0)

永昼

永昼茶烟袅,清和记谢吟。

花香苏病骨,苔绿上诗襟。

风软絮痕重,云低窗影深。

读书声未已,鶗鴂唤青林。

(0)

别王荷夫墓

辛苦尔生前,聊凭一枕眠。

千秋孤竹国,三月落花天。

旧宅依邻井,青山俯墓田。

移官吾在迩,来别益凄然。

(0)

渡江

山月欲落鸡始鸣,西兴埭上行人行。

争晓沙头候潮去,水乡八月秋风生。

海水东连浙江渡,灭没寒烟不知处。

潮平击鼓下中流,回看苍苍故陵树。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