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蹑霜莎入梵宫,一轩佳处属支公。
剩开青琐延明月,疏植修篁待好风。
笠泽波声春雨里,洞庭山色夕阳中。
江头景物牢笼尽,欲寄琴尊此养蒙。
步蹑霜莎入梵宫,一轩佳处属支公。
剩开青琐延明月,疏植修篁待好风。
笠泽波声春雨里,洞庭山色夕阳中。
江头景物牢笼尽,欲寄琴尊此养蒙。
这首宋代诗人王孳的《西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诗中的“步蹑霜莎入梵宫”,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佛寺之中。接着,“一轩佳处属支公”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场景相连,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气息。
“剩开青琐延明月,疏植修篁待好风。”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高雅,青琐窗棂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丽,修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美好的邂逅。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笠泽波声春雨里,洞庭山色夕阳中。”这两句则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通过笠泽的波涛声和洞庭山在夕阳下的倒影,勾勒出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江南水乡图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最后,“江头景物牢笼尽,欲寄琴尊此养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与留恋,以及希望通过弹琴饮酒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
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
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
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
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
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
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
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
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
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
承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
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
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