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多岁歉,此地荐秋新。
所在宁无乱,微官莫厌贫。
掾曹同野鹤,判事只纶巾。
倘晤柴桑老,匡庐是主人。
江乡多岁歉,此地荐秋新。
所在宁无乱,微官莫厌贫。
掾曹同野鹤,判事只纶巾。
倘晤柴桑老,匡庐是主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江乡歉收之年的感慨与对当地官员生活状态的观察。首句“江乡多岁歉”点明了背景,接着“此地荐秋新”则暗示尽管遭遇歉收,但仍有新的事物或希望出现。接下来的“所在宁无乱,微官莫厌贫”两句,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官员生活艰辛的忧虑。
“掾曹同野鹤,判事只纶巾”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如同孤高的野鹤,处理政务时只佩戴象征文官身份的纶巾,体现了他们的清高与独立。最后,“倘晤柴桑老,匡庐是主人”则以典故引入,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向往,以及对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理想追求的融合,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薄暮扁舟至,茅堂破寂寥。
疏星低野树,残月上溪桥。
儿女添灯闹,花枝向客骄。
八门群鹊噪,中坐百壶消。
几席论文静,琴樽托兴遥。
河山怀旧友,车物想前朝。
往事真惩艾,含辛尚握椒。
真人无白水,苛政有青苗。
不寐听邻柝,空梁见斗杓。
田蚕照馀火,沙鹭带归桡。
老矣徒蒿目,安能更折腰。
朱华相折赠,何以报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