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綵仗及元辰,宿雾初收紫陌尘。
回鹘自呈胡旋舞,斗鸡犹学汉宫春。
千金宝马回珠勒,十里妆楼拥丽人。
独有草玄杨子阁,幽兰寂寂吐苔茵。
东郊綵仗及元辰,宿雾初收紫陌尘。
回鹘自呈胡旋舞,斗鸡犹学汉宫春。
千金宝马回珠勒,十里妆楼拥丽人。
独有草玄杨子阁,幽兰寂寂吐苔茵。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戊戌年元旦时节的景象。开篇“东郊綵仗及元辰”,以“彩仗”和“元辰”点明了节日的气氛与时间,暗示着新年到来的喜庆。接着“宿雾初收紫陌尘”,通过“宿雾”的消散,展现了清晨的清新与明媚,紫陌尘的消失象征着旧岁的尘埃被扫除,新年的空气焕然一新。
“回鹘自呈胡旋舞,斗鸡犹学汉宫春”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少数民族回鹘的舞蹈,展现出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另一方面,通过“斗鸡”与“汉宫春”的联系,既体现了传统习俗的延续,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千金宝马回珠勒,十里妆楼拥丽人”则将镜头转向了更为繁华的场景,通过“千金宝马”与“十里妆楼”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富庶与女性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与审美趣味的变化。
最后,“独有草玄杨子阁,幽兰寂寂吐苔茵”两句,以“草玄杨子阁”为背景,通过“幽兰”与“苔茵”的静谧生长,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这里的“幽兰”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象征,也是诗人内心追求高洁、淡泊名利的自我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节日氛围、文化交融、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
少别老逢情更真,中经四十九年春。
青山昨日先君迹,白发而今我辈人。
世数交游诗作證,话生感慨酒淹巡。
旁观莫怪多留恋,求旧原非一面新。
君不见范公嗜义如饮食,范公庇族如羽翼。
亲疏百口百不忧,养生送死皆公力。
公存公亡犹一日,有田供需惠无极。
伐石纪事庄上头,大书特书高十尺。
李君车马有行色,下马读碑三叹息。
若见甘棠思召伯,若对澧流思禹迹。
李君亦岂寻常人,身小才大气正直。
博学强记无与敌,平步便当超九棘。
十年小心职文墨,阶次悠悠鬓将白。
故园已筑梅花庄,此意含仁我先识。
呜呼范公之后多閒田,愿君买接东西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