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杀春江日夜流,有人结屋住江头。
门前钓石临黄鹤,床下鱼波洗白鸥。
未识何年变春酒,且将吾道付沧洲。
天光月色溶溶地,更好凭虚著小楼。
爱杀春江日夜流,有人结屋住江头。
门前钓石临黄鹤,床下鱼波洗白鸥。
未识何年变春酒,且将吾道付沧洲。
天光月色溶溶地,更好凭虚著小楼。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春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爱杀春江日夜流”表达了诗人对春江流水的深深喜爱,仿佛江水的流淌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有人结屋住江头”,写出了江边人家的恬静生活,屋舍依江而建,与自然和谐共处。
“门前钓石临黄鹤,床下鱼波洗白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景的生动细节,钓鱼者悠闲地坐在江边的石头上,黄鹤似乎也在此驻足,床下的鱼儿游动,连白鸥也被洗净,营造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未识何年变春酒,且将吾道付沧洲”暗含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他选择将自己的人生哲学寄托在江边的渔村生活中,享受那份宁静和淡泊。
最后,“天光月色溶溶地,更好凭虚著小楼”以江面的天光月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登楼远眺、融入自然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简朴而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江的美景,以及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