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乌鹊窠,山北金骆驼。
镰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
山南乌鹊窠,山北金骆驼。
镰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山区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奇特与人工的局限。"山南乌鹊窠,山北金骆驼"两句设定了场景,山南有乌鹊栖息的地方,而山北则是金色的骆驼(可能指的是一种动物或是自然界的某种现象)。这两者都是自然之物,不受人为干扰。
接下来的"镰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工之间的界限。镰和斧都是古代的农具,用来开辟土地,但在这里它们却无法对抗自然的力量,无法凿穿山石,也无法施展其功能。这表现出自然力的伟大和人类技术的局限。
整首诗通过这两组对比,传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对山南山北的描写,以及工具与自然力的对抗,构建了一种超脱于日常生活的哲思境界。
读书不为名,今人与古比。
读书亦为名,都从采芹始。
少小从予游,及门推质美。
果处囊中锥,颖脱便如此。
尔看马空群,一发直千里。
勿以著初鞭,而画半途止。
古来范子期,重任秀才起。
小就而大成,吾将拭目俟。
稻陇转平埔,驱车入武洛。
旌竿绕寒云,戍楼晓明柝。
土目跪前迎,庶番互联络。
社丁虽稀少,勇壮俱超跃。
昔在大泽机,旧址连岩崿。
日与生番伍,趋走类猿玃。
自从归化来,薰蒸销狞恶。
移社向中田,妇子安耕穫。
我来宣皇仁,毋使逢不若。
山鬼应从风,祥和遍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