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运粮行》
《南运粮行》全文
清 / 施补华   形式: 古风

四分戎菽六胡麦,关里储粮千万石。

迢递输军用百车,山关尽日闻鞭策。

官骡苦瘦民骡肥,官车苦敝民车泽。

民车已过伊吾西,官车踯躅敦煌碛。

热风瀚海百疫生,冻雪阴山三伏积。

运粮人畜还食粮,去日千钧到时百。

花门出没昭莫多,更恐饥来肉不择。

艰难暂饱古城军,深秋或者粮因敌。

(0)
鉴赏

这首《南运粮行》由清代诗人施补华创作,描绘了古代大规模运输粮食的艰辛与复杂性。诗中通过对比官民的物资分配和运输条件,展现了当时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首句“四分戎菽六胡麦,关里储粮千万石”以数字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边疆地区粮食储备的庞大数量,同时也暗示了粮食的来源多样,既有用于军事用途的粮食(戎菽、胡麦),也有关内的大量储备。

接着,“迢递输军用百车,山关尽日闻鞭策”描绘了运输粮食的艰难路程,车辆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马匹的嘶鸣声在山间回荡,表现了运输过程的劳苦与漫长。

“官骡苦瘦民骡肥,官车苦敝民车泽”通过对比官民的运输工具,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官府的运输工具因长期使用而变得破旧不堪,而百姓的车却相对保持良好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

“民车已过伊吾西,官车踯躅敦煌碛”进一步展示了运输路线的广阔与艰险,从伊吾西至敦煌碛,路途遥远且地形复杂,官车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步履维艰。

“热风瀚海百疫生,冻雪阴山三伏积”则描绘了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沙漠中的酷热、雪山上的严寒以及可能伴随的疾病,增加了运输的难度和风险。

“运粮人畜还食粮,去日千钧到时百”强调了运输过程中人畜消耗巨大,原本运出的粮食在途中被大量消耗,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数量远少于出发时的预期。

最后,“花门出没昭莫多,更恐饥来肉不择”表达了对前方战事的担忧,担心粮食短缺可能导致士兵在饥饿时不顾一切地寻找食物,甚至包括食用战马,体现了战争背景下粮食运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艰难暂饱古城军,深秋或者粮因敌”总结了运输的艰辛,虽然暂时满足了军队的需求,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敌情的发展,粮食供应仍面临不确定的风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在物资运输尤其是粮食运输方面的挑战与困境,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作者介绍

施补华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五憩松蓬庵

老松倔彊柯枝疏,疑是首阳饥丈夫。

干挠不妨根挺直,紫云长护一身孤。

(0)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三经望宝山

侬本山癯也爱山,爱山登陟度山关。

玄猿白鹿欣迎骑,草碧苔苍舒啸闲。

(0)

铁泉怀贲翁·其三

妍颜照影铁泉流,一度临流一度羞。

云鬓变霜心已碎,病躯山外更何求。

(0)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三

之君好独游,止宿耽幽境。

此行过沅水,有士眼长醒。

精神或云觏,渠情君当领。

举世尚汶汶,神悟谁其颖。

真风久不回,尚论几先炳。

(0)

苏一峰考迹三章

驱车迢迢,自南长安。厉风驰冰,趋北长安。

驰驱则那,皇国光之观。驱车迢迢,厉龙江干。

度龙江干,沐北风寒。岂曰忌伊风寒,我中衷丹。

驱车迢迢,沐北风寒。回瞻南畿,亦北风寒。

我奏我绩,矢我衷丹。

(0)

复刘古狂

诸子明大意,圣门贵日新。

后儒事佔毕,考释徒伤神。

至道元非穷,闻识良有垠。

所以君子学,战战还兢兢。

捕猫精内守,抱鸡神外冥。

本植枝繁硕,源深流自澄。

愧我仳离久,日暮还家庭。

拈此端的语,殷勤寄高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