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拂双眉黛,何曾惯得愁。
若教如翠柳,便恐不禁秋。
自拂双眉黛,何曾惯得愁。
若教如翠柳,便恐不禁秋。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面对愁绪时的微妙心理状态。首句“自拂双眉黛”,生动地展现了女子试图通过整理妆容来掩饰内心情感的画面,暗示了她内心的不平静。接着,“何曾惯得愁”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对于愁绪的陌生与不适应,流露出一种对愁绪的抗拒和无奈。
后两句“若教如翠柳,便恐不禁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比作随风摇曳的翠柳,在秋风中难以自持。这里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愁绪中的脆弱与敏感,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在面对愁绪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忧虑,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惺。
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知境浑非体,寻珠不定形。
悟即三身佛,迷疑万卷经。
在心心岂测,居耳耳难听。
罔像先天地,渊玄出杳冥。
本刚非锻鍊,元净莫澄停。
盘泊逾朝日,玲珑映晓星。
瑞光流不灭,真澄浊还清。
鉴照崆峒寂,劳笼法界明。
剉凡功不灭,超圣果非盈。
龙女心亲献,蛇王口自倾。
护鹅人却活,黄雀义犹轻。
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
绝边弥瀚漫,三际等空平。
演教非为教,闻名不认名。
二边俱不立,中道不须行。
见月休看指,归家罢问程。
识心岂测佛,何佛更堪成。
陵寝成香阜,禅枝出白杨。
剑池留故事,月树即他方。
应世缘须别,栖心趣不忘。
还将陆居士,晨发泛归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