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这首诗是王绩的《独酌》,创作于隋末唐初。从鉴赏角度看,诗人通过对比生与死、名与无名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短暂和追求虚名无意义的感慨。
"浮生知几日,"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悲观情绪,对于生命的有限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浮生" 指代人生的不稳定和短暂,而 "知几日" 则是对这种无常状态的具体感受。
接着的 "无状逐空名。" 展示了诗人对于追求虚名的厌恶与反思。"无状" 意味着没有实际内容或价值,"逐空名" 表明那些徒劳的追求虚名的行为,是在做无谓的努力。
最后两句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生活的享受态度。他认为,与其去追逐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不如多造一些美酒,在清幽的竹林中痛快地饮之。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渴望放松和自由的心声。
王绩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于生命、名誉以及享乐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精神自由的诗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