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宗教活动场景,通过对比神灵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开篇即以“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设置神秘氛围,暗示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与未知。接下来,“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则展示了官方对宗教活动的利用和民间信仰的盲目。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这一句揭示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寻找超自然解释的心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宗教的依赖性。紧接着,“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描绘了一幅祭神图景,表现了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宗教仪式的执着。
“神之来兮风飘飌,纸钱动兮锦伞摇。”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写了人们对待神灵降临时的心理状态和祭祀活动的热闹场面。相应的,“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则是对神灵离去后祭坛上的冷清场景进行描绘,反映出人们在仪式结束后的失落感。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这一句表现了祭祀活动中的奢侈与浪费,同时也暗示了宗教活动背后可能存在的贪婪和虚伪。紧接着,“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则通过对比自然界动物的满足来讽刺人间对于祭祀的盲目与无知。
最后两句“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通过对比狐狸的狡猾和家猪的无辜,揭示了人间利用宗教名义进行剥削与欺骗的现实。同时,这两句也隐含着对贪婪吏员的批判,他们在背后操纵宗教活动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整首诗通过对比神灵与世间、自然与人事,以及祭祀活动的热闹与冷清,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