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二十四》
《缘识·其二十四》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古风

中秋夜,圆转魄,东升慢上露先湿。

起清风,明似雪,薄衣阶下寒泉滴。

随宜情,何豁达,五音罢去无踪迹。

星稀斗暗天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

(0)
注释
中秋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圆转魄: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东升慢:月亮从东方慢慢升起。
露先湿:露水已经打湿了地面。
起清风:微风吹拂。
明似雪:形容月光皎洁如雪。
薄衣:轻薄的衣服。
寒泉滴:寒冷的泉水滴落声。
随宜情:顺应个人的情感。
何豁达:心境开阔。
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
无踪迹:消失得无影无踪。
星稀斗暗:星星稀疏,北斗星显得暗淡。
天宽窄:天空的广阔或狭窄感。
桂华:指月光下的桂花。
谁不惜:谁能不感到惋惜或珍惜。
翻译
在中秋夜晚,明亮的月亮缓缓升起,露水沾湿了地面。
微风吹过,月光皎洁如雪,我穿着单薄的衣服,听见台阶下的泉水滴落声。
顺应情感,心境开阔,音乐停止后,一切声音都消失无踪。
星空稀疏,北斗黯淡,天空显得更加广阔,遥望桂花,人们怎能不心生怜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圆转魄"形容明亮圆润的月亮,"东升慢上露先湿"则表达了月出时露珠被月光濡湿的场景,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

诗人接着写道"起清风,明似雪",这里的"清风"不仅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而且与"明似雪"相结合,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洁白如雪的月光。"薄衣阶下寒泉滴"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只穿着薄衣服站在台阶下,听着远处传来的寒泉声响,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冷的氛围。

接下来,"随宜情,何豁达"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景象的顺其自然的情感流露,以及内心深处的豁然开朗。"五音罢去无踪迹"则是指音乐声响渐渐消逝,不留下任何痕迹,这里也许暗示着诗人的情感表达已经超越了语言和声音,达到了某种境界。

最后,"星稀斗暗天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中,"星稀斗暗"描绘出夜空中星辰稀疏的景象,而"天宽窄"则是对这广阔宇宙的一种体验。"桂华"指的是月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这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仿佛每个人在看到这样的景致时都会产生出不舍昼夜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勉学诗·其二十二

劝尔一杯酒,君行莫匆匆。

君心虽欲速,道路久乃通。

东可窥大壑,西能越空同。

不忧岁月晚,但忧筋力穷。

三年刻片楮,九年成一弓。

制作虽云难,为艺则巳工。

小事可喻大,愿言置胸中。

(0)

三台词·其二

坐稳锦茵重迭,醉来乌帽欹斜。

谁遣青娥斗月,自怜银海生花。

(0)

调笑词·其二

绿绮。绿绮。写得高山流水。海天烟雾漫漫。

明月松风夜寒。寒夜。寒夜。鹤舞银河初下。

(0)

扈从再狩武冈次学士胡公韵·其一

晓瞻行殿倚岧峣,步入高峰路更遥。

铁骑蹴云开御道,苍鹰掠野上层霄。

旌旄高下随山转,烟火依微隔树烧。

忝后词臣惭谫薄,几回扈跸逐行镳。

(0)

扈从度龙门作

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

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

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

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

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

(0)

拟奉和早朝大明宫之作

明光漏尽晓寒催,长乐疏钟度凤台。

月隐禁城双阙迥,云迎仙仗九重开。

旌旗半掩天河落,阊阖平分曙色来。

朝罢佩声花外转,回看佳气满蓬莱。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