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圆转魄,东升慢上露先湿。
起清风,明似雪,薄衣阶下寒泉滴。
随宜情,何豁达,五音罢去无踪迹。
星稀斗暗天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
中秋夜,圆转魄,东升慢上露先湿。
起清风,明似雪,薄衣阶下寒泉滴。
随宜情,何豁达,五音罢去无踪迹。
星稀斗暗天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圆转魄"形容明亮圆润的月亮,"东升慢上露先湿"则表达了月出时露珠被月光濡湿的场景,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
诗人接着写道"起清风,明似雪",这里的"清风"不仅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而且与"明似雪"相结合,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洁白如雪的月光。"薄衣阶下寒泉滴"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只穿着薄衣服站在台阶下,听着远处传来的寒泉声响,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冷的氛围。
接下来,"随宜情,何豁达"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景象的顺其自然的情感流露,以及内心深处的豁然开朗。"五音罢去无踪迹"则是指音乐声响渐渐消逝,不留下任何痕迹,这里也许暗示着诗人的情感表达已经超越了语言和声音,达到了某种境界。
最后,"星稀斗暗天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中,"星稀斗暗"描绘出夜空中星辰稀疏的景象,而"天宽窄"则是对这广阔宇宙的一种体验。"桂华"指的是月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这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仿佛每个人在看到这样的景致时都会产生出不舍昼夜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
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
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
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
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