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
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
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
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
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
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
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
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
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
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
这首明代王英的《扈从度龙门作》描绘了边塞山川的壮丽景象和关城的雄伟气势。首联“边塞山川壮,关城地势雄”直接点出环境的开阔与险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崖倾开鸟道,路险瞰龙宫”展现了山路的陡峭与神秘,仿佛通往龙宫般奇幻。
“后队千旗拥,前驱一骑通”描绘了扈从队伍的规模和行进的威仪,显示出皇家出行的庄重。诗人通过“纡回多傍涧,登陟半凌空”的细节,进一步刻画了道路的曲折与险峻,以及行进者攀登时的艰辛与壮观。
“雨霁岩前雾,香飘树杪风”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氛围,以及花香随风飘散的诗意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自然之美与皇家气象相结合。
“云随仙仗白,花映御衣红”以云彩和花朵烘托出皇帝出行的神圣与尊贵,色彩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
尾联“景属阳和后,恩覃化育中”表达了对皇恩浩荡、普照万物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治理的期待。最后,“临高须刻石,长此纪神功”呼吁人们铭记这一历史时刻,歌颂皇帝的功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扈从队伍过龙门的壮观场景,同时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皇恩的颂扬,展现了明朝边塞诗的特色。
问水识江介,濒湖见兹县。
适越道里尽,入楚众流乱。
汀唱闻渔榜,山烟起樵爨。
浦暗菱荇稀,赭岸霞光绚。
鹤侣冲人起,鱼群惊棹散。
节物客里换,客愁酒中断。
王程未及瓜,乡路已过半。
行役其如何,临流暂觞玩。
江海寄劳人,安土庶无闷。
汝纶淡荡人,白首困章句。
为文拟送穷,作赋悲不遇。
昨来客长安,稍枉故人步。
时贵无所谒,囊空亦已屡。
未蒙布衣召,且罄壶觞趣。
今晨别我去,掉臂不肯住。
千金谁鬻伎,五石君浮瓠。
岂无国士心,终鲜尘埃顾。
缔交二十载,俯仰见情愫。
三叹白驹篇,气竭不能诉。
芦之水,不容舠。炎夏仲月,火云熇熇。
我行无期,仆夫告劳。虽劳矣,我心则敖。
芦之水,不容苇。炎夏仲月,火云旆旆。
我行无极,仆夫告瘁。虽瘁矣,我心则惠。
奉命徂征,适彼王郊。王郊无毛,室家嗷嗷。
仆夫之劳,犹可敖也。室家嗷嗷,不可敖也。
奉命徂征,适彼王遂。王遂如燬,饥人如猬。
仆夫之瘁,犹可惠也。饥人如猬,不可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