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漏尽晓寒催,长乐疏钟度凤台。
月隐禁城双阙迥,云迎仙仗九重开。
旌旗半掩天河落,阊阖平分曙色来。
朝罢佩声花外转,回看佳气满蓬莱。
明光漏尽晓寒催,长乐疏钟度凤台。
月隐禁城双阙迥,云迎仙仗九重开。
旌旗半掩天河落,阊阖平分曙色来。
朝罢佩声花外转,回看佳气满蓬莱。
这首明代诗人高柄的《拟奉和早朝大明宫之作》描绘了清晨皇宫的壮丽景象。首句“明光漏尽晓寒催”,形象地写出黎明时分,漏壶滴尽,寒冷的晨风吹动,暗示着新的一天开始。接下来,“长乐疏钟度凤台”描绘了长乐宫中悠扬的钟声穿过凤凰台上空,显得庄重而宁静。
“月隐禁城双阙迥”描绘了月亮消失在禁城的远方,宫殿的双阙显得格外高耸,展现出皇家的宏伟气象。“云迎仙仗九重开”则写云彩似乎在迎接皇帝的仪仗队,展现了神秘而尊贵的氛围。
“旌旗半掩天河落”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壮观,仿佛旗帜遮挡了天上的银河,显示出皇家威严。最后一句“朝罢佩声花外转,回看佳气满蓬莱”,描述了早朝结束后,官员们的佩饰之声在花丛中回荡,满眼望去,皇宫周围弥漫着祥瑞之气,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明朝早朝的宏大场面和皇家气象,以及对盛世的赞美。
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
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
何时辟空境,凭虚造楼阁。
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
人语烟中流,头上孰骑鹤。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
昆仑伏槛外,墨浪尽东跃。
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
我昔三年客幽冀,穷庐畏寒缩如猬。
秋非我秋冬非冬,独喜炎天有爽致。
今年江南苦溽暑,草木无端被熏煮。
书生偃蹇体肤漫,默塞低头汗注雨。
微风不起焦烟红,块若鱼置枯池中。
穷鳞何惜升斗水,径欲上诉烦天公。
人生动觉故乡好,我居南方恨郁燠。
万事转移有如此,世间初念那可保。
跰?安识造物意,且展琉璃倒身睡。
会著一啸清风来,净洗千里无纤埃。
少傅勋庸在天口,尚知喉舌犹北斗。
仍昆文采何斑斑,早朝携得香烟还。
蓬莱清邃足官府,风月不到非人间。
蔡侯并掉词坛鞅,偶出城南事游赏。
嘤鸣相召笔再赓,佳句往往夸连城。
诗家自有麟阁在,未知浮世谁枯荣。
即今京国号多士,我归去访鸱夷子。
游客方深鲈脍思,慈母已占鹊声喜。
潞河新月蛾眉云,南飞有雁君莫弹。
西风残叶埽不尽,晚烟疏柳犹堪攀。
但愿儒馆献歌戎堠息,看君玉堂昼掩吟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