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河》
《黄河》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0)
注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
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能。
通银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连。
银汉,银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
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
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
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权贵把持朝政。
占斗,指严君平观测星象。
客槎:指张骞乘槎上天。
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平的征兆。
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天道难明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业绩和功勋不久的思考。通过黄河这个自然界的巨大存在,诗人反思着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

"莫把阿胶向此倾" 这一句,以阿胶(一种古代用来止血的药材)比喻那些试图阻挡或改变天命的人或事,警示人们不要盲目地去抗争不可抗力的天意。

接下来的两句 "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则进一步强调了天道的奥秘与复杂性,以及理解和顺应这种力量所需的智慧和技巧。

"才出昆崙便不清" 昆崙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之地,这里象征着高远而难以企及的目标。诗人暗示,即使是那些伟大的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下两句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中,“高祖”指的是历史上的英主,他们立下的功勋和诺言如同小小的衣带,轻易就能被世人遗忘。而“仙人占斗”,则是借用古代星象之学,比喻那些超脱尘俗、洞察天机的人物,他们对未来有着深远的预见,但即使如此,也只能客观地观望,不可能左右历史的趋势。

最后两句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永存和英雄辈出的质疑。三千年后的世界,又有谁能记得当年的英雄事迹呢?因此,对于那些力图建立太平盛世的英杰,诗人提出了不必过度劳累的建议,因为历史的长河中,个人功业终将被淡忘。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这一自然奇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和人类力量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宫词百首·其三十五

层台金碧惹红霞,仙掌亭亭对月华。

昨夜盘中甘露满,婕妤争去奏官家。

(0)

后汉门.周都妻

绿水双鸳一已沈,皇天更欲配何禽。

不将血涕随霜刃,谁见朱殷未死心。

(0)

理笙

频倚银屏理凤笙,调中幽意起春情。

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

(0)

和容南韦中丞题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龟嘉莲

伏波恩行动南夷,交趾喧传四瑞诗。

燕鼠孕灵褒上德,龟莲增耀荅无私。

回翔雪侣窥檐处,照映红巢出水时。

尽写流传在轩槛,嘉祥从此百年知。

(0)

送灵一上人

十年劳远别,一笑喜相逢。

又上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0)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四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敚笑时人。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