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寒涕懒瓒师,如何久苦造化儿。
清漳婴疾古所叹,淋雨裹饭今其谁。
探囊苦乏万金药,历眼畴为三世医。
他年上疏恐不免,细君莫念眠牛衣。
君如寒涕懒瓒师,如何久苦造化儿。
清漳婴疾古所叹,淋雨裹饭今其谁。
探囊苦乏万金药,历眼畴为三世医。
他年上疏恐不免,细君莫念眠牛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对友人刘世基病痛的关切与询问。通过“君如寒涕懒瓒师”这一句,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病情比作寒涕,形象地描绘了病痛的沉重与难以忍受。接着,“如何久苦造化儿”一句表达了对自然法则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长期受病痛折磨的同情。
“清漳婴疾古所叹”引用古代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淋雨裹饭今其谁”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在恶劣环境下仍需坚持生活的情景,暗含对友人处境的深切同情。
“探囊苦乏万金药,历眼畴为三世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治疗手段的无奈,以及对高明医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医疗条件的局限性。
最后,“他年上疏恐不免,细君莫念眠牛衣”则是对友人未来的担忧,预见到可能面临的困境,并劝慰友人的妻子不必过于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家庭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病痛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医疗条件的局限和人们对健康与生命的普遍忧虑。
异色禀陶甄,常疑主者偏。
众芳殊不类,一笑独奢妍。
颗折羞含懒,丛虚隐陷圆。
亚心堆胜被,美色艳于莲。
品格如寒食,精光似少年。
种堪收子子,价合易贤贤。
迥秀应无妒,奇香称有仙。
深阴宜映幕,富贵助开筵。
蜀水争能染,巫山未可怜。
数难忘次第,立困恋傍边。
逐日愁风雨,和星祝夜天。
且从留尽赏,离此便归田。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