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庐山玉渊》
《庐山玉渊》全文
清 / 方殿元   形式: 古风

高峰入青冥,中断忽云树。

屏风九叠间,飞泉半空注。

奔腾过万山,至此陡欲住。

憧赫侔雷霆,一旦失凭怒。

有似千古愤,投入静者虑。

两崖青翠映,空色交相寓。

淡淡与天空,冥冥写秋素。

窈窕散馀波,疑作江汉雨。

幽光留人心,不觉白日暮。

皎月上澄潭,此身在何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玉渊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峰、树木、瀑布、悬崖等自然景观,以及它们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瀑布比作雷霆,将山川比作屏风,将水流比作江汉之雨,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宁静之美。

首句“高峰入青冥,中断忽云树”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中间突然出现云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接下来,“屏风九叠间,飞泉半空注”则通过九叠屏风的比喻,展现了山势的连绵起伏,以及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动态美。

“奔腾过万山,至此陡欲住”描述了瀑布穿越千山万水后,在某处突然变得平静,仿佛想要停留下来,这种转折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接着,“憧赫侔雷霆,一旦失凭怒”通过对比,强调了瀑布的气势与雷霆相似,但在某一刻却失去了愤怒的力量,转而呈现出一种宁静之美。

“两崖青翠映,空色交相寓”描绘了山崖与天空相互映衬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淡淡与天空,冥冥写秋素”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与深邃,通过“淡淡”与“冥冥”的对比,突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独特美感。

“幽光留人心,不觉白日暮”表达了诗人被美景所吸引,忘记了时间流逝的感受,体现了自然之美对人内心的触动。“皎月上澄潭,此身在何处”最后两句以月光照亮清澈的潭水为背景,引发人们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思考,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玉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殿元
朝代:清

清广东番禺人,字蒙章,号九谷。康熙三年进士,历任山东郯城、江苏江宁知县。去官后携二子侨寓苏州,父子皆有诗名。有《九谷集》。
猜你喜欢

别何中丞迁

独携书剑客南州,早见章江树色秋。

阁上题诗思帝子,门前修刺谒君侯。

亦知地隔犹风马,忽漫星分在斗牛。

徐孺才名谁得似,无烦解榻欲相留。

(0)

送王甥受福重谒相府作

归来贫贱幸相随,何事韩生复别离。

供奉凭将三世术,遨游仍恋五陵私。

惯谙客路如平地,祗恐人情异昔时。

记得燕公曾误采,省堂应见旧题诗。

(0)

始登南明山

名山终日俯南郊,出郭才闻十里遥。

直向千峰探化阁,暂依双树息尘镳。

梁横断壑云常覆,涧落疏泉雪未消。

莫讶使君非好静,桓伊今受远公招。

(0)

送郡守王君廷入觐

看君鸣佩远朝天,圣主方思良二千。

毂下重过避骢路,殿中犹记上书年。

颍川治行偏能最,蜀郡才华不啻先。

总是吴公知贾谊,勿须言向汉文前。

(0)

简蔡孔目羽

高帝投戈宅玉京,兹邦定鼎创金城。

钟山总是黄图胜,江水流为玄灞声。

隧道松杉原庙在,禁宫花草曲池平。

欲向西宾访遗事,共言平子赋方成。

(0)

赠周如斗侍御

圣世宜无外,夷方乍有征。

台端简良史,江左寄巡行。

每念临轩顾,弥兴揽辔情。

封章成妙算,优诏许监兵。

课罪风霆迅,酬功日月明。

田租蒙半赐,闾井若更生。

取笠犹殉法,鸣弦悉励精。

留君同寇借,生子拟周名。

隼击鱼龙避,骢游士女迎。

帝将虚右席,谁复倚长城。

胆落因弹劾,几先绝请盟。

为镌秦望石,一颂海波平。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