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尾吴头风乍薰,沧波深拥小龙君。
愿朝帝母龙楼晚,来曳霞裾驾五云。
楚尾吴头风乍薰,沧波深拥小龙君。
愿朝帝母龙楼晚,来曳霞裾驾五云。
这首诗是王义山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名为《龙仙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敬。
"楚尾吴头风乍薰,沧波深拥小龙君。"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楚尾吴头"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风景的开阔与辽远。"风乍薰"则是形容仙风吹拂过来的温馨而不烈,给人以柔和之感。接下来"沧波深拥小龙君"中,"沧波"即是波涛汹涌的水流,这里用来比喻神秘力量的包围。而"小龙君"则是对仙境中神灵的尊称,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位神灵的崇敬之情。
"愿朝帝母龙楼晚,来曳霞裾驾五云。"
在这两句里,诗人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愿朝帝母"表明诗人希望能够亲近仙界中的最高统治者——帝母,这里的"朝"不仅是时间上的早晨,更有向往和膜拜的意味。"龙楼晚"则是指在龙宫中度过的夜晚,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憧憬。而最后一句"来曳霞裾驾五云"更是诗人对仙境自由飞翔的强烈愿望,"霞裾"形容的是仙人的衣袂,而"驾五云"则直接表达了乘坐祥云遨游天际的壮丽想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灵的描写,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与神灵相亲的深切愿望。
皓首潘郎少似君,一麾新得浙江濆。
神仙窟宅金华近,吴越封疆宝婺分。
沈约瘦来题八咏,张颠醉后扫千文。
才高政美应无事,莫厌双溪卧白云。
郊原绿意动游人,湖上晴波见跃鳞。
閒逐牙旗千骑远,暗惊梅萼万枝新。
寻僧每拂题诗壁,邀客仍将滤酒巾。
寄语文园何所苦,且来相伴一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