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中无作惟生睡,卷里何佳却胜闲。
会意贪看三五句,回头悔失数重山。
车中无作惟生睡,卷里何佳却胜闲。
会意贪看三五句,回头悔失数重山。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归途中的闲适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开篇“车中无作惟生睡”,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无忧无虑,甚至在车中也能安然入睡,这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卷里何佳却胜闲”则透露出诗人阅读时的心境。这里的“卷里”指的是书籍,“何佳”意味着书中的内容美妙绝伦,而“却胜闲”则表明即使是在安逸的环境中,这些文字也能带来更胜于闲适之乐的满足感。这既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也反映出阅读对于古代文人的重要性。
“会意贪看三五句,回头悔失数重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会意”指的是理解和领悟诗中的深意,而“贪看三五句”则表明诗人对这些文字的渴望和专注,即使只是一两句话,也能让他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回头悔失数重山”则是说当诗人从阅读中抽离出来,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错过了沿途的美丽风光。这不仅是在形象上对比书中的美好与现实世界的美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知识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体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阅读生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强调了文学艺术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审美情趣。
韬光自古常难见,友道于今幸可论。
勋业但看江左相,才名已识下邽门。
壮哉兰若当时志,已矣云山此日原。
到底百年同一梦,山林钟鼎尚何言。